
太行山大峡谷

神潭大峡谷

通天峡

龙岩大峡谷

神龙湾大峡谷

红崖大峡谷

锡崖沟峡谷
炎炎夏日,繁忙的工作、生活琐事的繁杂,层层包裹本应惬意的生活。偶尔去挣脱和放纵,找回自我,才不失人生最真实的味道。不妨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置身静谧的山谷,游走在淙淙的清泉边,去呼吸最纯净的大自然味道。
山西的好山好水闻名内外,尤其大峡谷各具特色,或伟岸俊秀,或雄伟硬朗,或铁骨铮铮,其美其险不亚于世界上那些赫赫有名的峡谷。这个夏天,带上亲朋好友,收拾好心情出发吧,在尽享“山西人游山西”优惠的同时,清凉一“峡”,“晋”享山水。
壶关—太行山大峡谷
美得像个传说,雄伟、幽邃、奇特、秀丽用在这里远远不够。
太行山大峡谷位于山西省壶关县东南部,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之一,名副其实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境内千峰竞秀,万壑争奇,独特的地形、地貌,珍稀动植物资源造就了奇异的自然风光。红豆峡、八泉峡、青龙峡、黑龙潭、女娲洞等美景,绘成了大峡谷一幅幅风光秀丽的壮美画卷,被称为“世界奇峡,天然氧吧”。
5月-10月是太行山大峡谷的最佳旅游时间。八泉峡当属太行山大峡谷群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景区,同一条峡谷,同一面崖体,同一条河床间,依次展现元古界长城系红砂岩,古生代寒武系、奥陶系石灰溶岩、页岩等三大古岩层,随岩层的逐层逐季形成,全面展示出了远古海洋生物漫长的进化史,素有“古代海洋博物馆”之称。
平顺—通天峡
山之韵在水。北方的水大多朴素无华,然而通天峡的水,让人惊叹,震撼。
通天峡位于平顺县城东30公里的虹梯关乡境内。这里山峰叠翠,沟壑深深,碧水涟涟,既有太行山雄险之壮美,又有南国水乡之灵秀,号称“华北第一山水峡谷”“北方小九寨”。峡谷内通天湖汇集了来自峡谷里的天然泉水,湖水清凉纯净,在不同的日光下,呈现出变幻莫测的色彩,如玉如碧,如梦如幻。
整个峡谷西高东低,亿万年的地质历史,将中国北方大山的雄浑和南国水乡的柔美融为一体,既飘逸妩媚,又大气磅礴。丰富的地质奇观仿佛就是一座恢宏的地质博物馆,可以领略几亿年以前的地质原貌,走进通天峡,不仅是一次山水风光的游览,而且是一次历史文化的观澜。宜人的气候是极佳的避暑养生圣地,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全年平均气温9.5℃。
灵石—红崖大峡谷
红崖大峡谷景区位于山西省灵石县,是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十大景区之一,谷高峰险,奇花异草、四时交替,珍禽异兽、遍布山间,森林覆盖率97%以上,素有“山西绿宝石、天然大氧吧”之美誉。处于祁县、太谷、平遥、灵石的晋商民俗文化旅游带上,北邻绵山8公里,西邻王家大院5公里,形成一个旅游金三角组合。
峡谷内野谷幽深,林木繁茂,百花争艳,泉水潺潺,绿荫遮目,是华北地区所有景区中唯一拥有峡谷、森林、高山草甸及多样性气象景观的原生态旅游胜地。可以登山顶看日出观云海,还可以参加峡谷勇士漂流、水上嘉年华等多种娱乐项目。
永济—神潭大峡谷
神潭大峡谷景区是山西永济市东南方向中条山北麓的一个山谷,奇石、瀑布、特殊的地质地貌,溪水、森林、自然的民俗村落,构成了神潭大峡谷景区的独特吸引力。这里气候宜人,夏季山口风穿堂而过,白天没有热浪,夜间十分清凉,群山环抱,气候冬冷夏凉,是夏季消夏避暑的好去处。
峡谷内碧水蓝天,绿树红花,如诗如画,生态资源丰富。无论是在草地或裸露的泥土地上撑开帐篷,仰望星空看繁星闪闪,还是踏上古朴油光的青石板地面,品上一杯茶,都让人心旷神怡。景区所在的中条山,山势秀丽,诸峰陡峻,山岭重叠,沟深谷幽,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游览其中,会带给人一段难忘的荡涤心灵之旅。民风淳朴的水峪口古村更是文化灿烂,关羽、欧阳修等名人都曾在此留下足迹。
昔阳—龙岩大峡谷
“太行深谷留客伫,龙岩险峡着人惊。”步入龙岩大峡谷,红岩绝壁,静水幽潭,狭沟深谷,罕见的地质构造、奇特的地形地貌和清丽的生态环境,犹如仙境一般。
龙岩大峡谷位于太行山中段主脊西侧,昔阳县东南部孔氏乡境内。这里山水风光优美,物种赋存丰富,植被覆盖多样,有优良的避暑气候、鲜明的地域文化和宝贵的历史遗迹。 景区内有曲峡碧湖、虎涛飞瀑、丹崖挂柏等十大景观。
在曲峡碧湖的峡谷河段,河谷呈箱状,两侧百米高的红色石英砂岩绝壁陡立,形成崖顶向谷内突出的额状崖,而谷底则滚石横卧,一股清溪湍流其间。碧水清潭与水面上的红色石英砂岩崖壁相互映衬,形成丹崖曲峡、碧潭弯流的醉人景观。
陵川—锡崖沟峡谷
“愚公移山”“人定胜天”的真谛在这里得到了真实体现。
锡崖沟景区位于王莽岭景区南端四周落差1000多米的深谷之中,锡崖挂壁公路被称为世界奇观。这里山陡沟深,地势险恶,峭壁环列,由于天险阻隔,沟中200户人家几乎与世隔绝,千百年来自生自灭。1962年,沟里人不甘闭塞,向大山宣战,历时30年,两代人在村西绝壁上凿出一条长7.5公里的挂壁公路,开创了中国乡村筑路史上的奇迹。大山的阻隔使锡崖沟成了一个世外桃源。谷底阡陌交通,田畦青翠,自然风光秀丽,村中有一个南北走向的大峡谷垂直分开,深邃悠长。(山西日报记者张婷 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责任编辑: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