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石地处晋中盆地南端,史传以隋文帝“巡幸开道,得瑞石,遂于谷口置县”而得名。灵石县人文资源丰富,全县拥有46处文物古迹,被称为“民间故宫”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家大院”,就是灵石的一张靓丽名片。
“王家大院”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民居建筑群,黛瓦灰墙的众多院落,错落有致地排列在黄土高坡上,与周围的青山绿水融为一体。鹅卵石铺筑的通道呈“王”字型,曲径通幽,恍若迷津,串通各个院落。走进王家大院,方知大院之大,总面积25万平方米,经明清两朝300余年修建,形成五巷、五堡、五祠堂和一条街,集家训文化、廉政文化、吉祥文化、礼制文化、耕读文化于大成。现已开放的三座建筑群和王氏宗祠,有大小院落231个,房屋2078间,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不到总量的1/3。
王家大院的主体院落设计,承袭了西周时期“前堂后寝”庭院风格,把等级制度巧妙布局在院落空间里,主仆、男女、长幼、内外,分得清清楚楚,功能配套,院内套院,门中有门,楼层叠院,错落有致。集中展示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精湛的建筑艺术,巧夺天工的雕刻装饰,渗透着王氏家族的治家伦理,被史学家称为“华夏民居第一宅”。
走进王家大院,犹如穿越时空,进入沉淀着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艺术殿堂,到处是传统建筑艺术,古宅民居阁榭,晋中民风乡情;到处是“天上取样人间造,雕艺精湛世上绝”的砖、木、石雕艺术精品,让人目不暇接。一座文化构筑的古宅大院,挺立在太岳汾水间,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令人叹为观止。
王家大院历经百年而沧桑挺立,传承数世而繁盛不衰,能够完整地保留下来,成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今天灵石的靓丽名片,得益于对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视,旅游文化底蕴的发掘。
(责任编辑: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