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旅游频道>>旅游>>正文
秦淮区因水得名
2018年08月06日 12时03分   第一旅游网

时值盛夏,位于江苏南京秦淮区的清水塘、月牙湖、红花河、明御河等水域荷花盛开,清澈的水面、艳丽的荷花、开阔平整的滨河步道、设计独特的公园小品,引来不少市民游客散步消暑。

秦淮区因水得名,因水而兴。在秦淮,水既是自然环境的映射,也是历史文化的载体。自古以来,滨水游、水上游都是秦淮旅游的重头戏。

近年来,秦淮区积极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在不断提升水质的同时,努力打造滨水景观,变臭水沟、污水塘为水清景美的休闲旅游地,成为其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一大亮点。

清水塘是秦淮区最早实施水环境治理的景点,2016年5月底在南京市建委完成立项,同年6月实施,12月底完工,至今已历2年,水质保持良好,滨水旅游方兴未艾。

清水塘西起龙蟠中路,东至内秦淮河,南到节制闸路,北临内秦淮河,区域面积约3.3公顷,明代时因塘水清澈而得名。然而,从10多年前开始,随着周边居民区越来越多,污水入河,浑浊黑臭,水环境治理迫在眉睫。

2016年起,秦淮区投资逾千万元,通过生态修复法、雨污管道改造等措施,进行环境整治。

为长久保持水质,清水塘整治工程摒弃了单纯的清淤作业,打造“水下森林”——在进行局部清淤后,采用“食藻虫引导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实现水体的内源污染生态自净功能。施工方积极打造水塘景观,修复、重建塘边破损挡墙,使东南西北景观空间体验各具特色又相互融合,实现点、线、面与自然、人文景观之间的有机统一。

“如今的清水塘,终于恢复成为名副其实的清水塘了。”秦淮区水务局相关工作人员感慨。整治伊始,为了得到周边群众的理解,工作人员召开周边居民议事会近40次,和居民充分沟通,并及时公开工程的具体措施、效果图等。如今,整治后的清水塘获得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在秦淮,像清水塘这样“华丽变身”的例子还有很多。自去年启动雨污分流后,月牙湖水质稳定在四类水,清凌凌的湖水衬着紫金山和明城墙,景色宜人;七桥瓮经过水治理,目前不仅水质明显改善,还成为秦淮百里风光带的一部分,岸上堤防稳固,岸下水石层叠;作为明故宫的南城壕,明御河彻底消除了黑臭,4公里长的滨河步道上休憩平台、公园小品相得益彰,再现了“天子御河”盛况;红花河五步一桃,十步一柳,打造生态岸线,成为周边居民的健身场所……

2015年底,根据国务院“水十条”精神及江苏省有关要求,南京市吹响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的号角,提出了“拆、截、清、修、引、测、管”等七字工作法。2017年,又在此基础上加入“景”字,形成了八字工作法,将治水与旅游有机结合。

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秦淮区在水环境综合治理中注重打好“景”字牌,融合秦淮历史文化元素,探索建设秦淮“水系流域花园”,以“三湖六河”串联全域水环境旅游,受到市民游客好评。“未来,我们将继续在‘景’字上做文章,推出更多滨水景观,变‘近水秦淮’为‘亲水秦淮’。”秦淮区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李凤 费琼琼)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