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旅游频道>>旅游>>正文
话说忻州情更长
2018年02月04日 17时45分   忻州日报-文化旅游周刊

——读王文君《话说忻州》有感

徐文胜

这篇文章,本来是想趁热打铁一挥而就的。书捧在手上,初略浏览,瞬间有了冲动,似有酣畅淋漓、不吐不快的感觉渐渐涌上。不料想,万千思绪上心头,心乱如麻难下手。拉拉杂杂记下来,逻辑不通意识流。只好暂时搁笔,竟然一月有余。

我的家乡在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我在故乡生活了十九年(包括在范亭中学的三年高中生活),我在2000年到2004年,还有过一段山西人民广播电台驻忻州记者站的工作生活经历。说到忻州,丝丝缕缕,五味杂陈,真的一言难尽。

以这样的读者身份和阅读心态,我凝望着王文君所著的《话说忻州》,沉默半晌,竟一时无语!

2017年12月18日,收到文君寄来的一套书《话说忻州》。掂一掂,分量沉重。打开一看,居然是厚厚的三卷本!急速翻阅目录章节,这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忻州全景图!再随意挑选了两个章节《三晋文风扑面来——定襄县》和《元好问——千年文坛唯一人》,其源流梳理,史料缜密,散文笔法,绝非通常所见的程式化的生硬文体,或者冰冷的刻板简介体。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书中的很多照片,都是他经年累月亲自拍摄、慢慢积累的。王文君用自己的语言,悠悠地,幽幽地,冷峻地,优美地,写出了别样的忻州味道!

我的第一感觉是:同为媒体人,文君是有心的,有为的,深刻的。

仰头闭了眼,眼睛依然有些湿热。我想了几句话,在微信朋友圈分享:爱家乡要懂家乡,知家乡,记家乡,写家乡,拍家乡。文君兄,吾之楷模也!

对于家乡,怎一个爱字了得!怎一个爱字难得!爱家乡的形式,零零总总有多少种?有人尽本分,兢兢业业一辈子(这没什么不好,虽然缺乏一点儿波澜和创意),寒来暑往,以不变应万变,续唱老黄牛牧歌新韵;有人投资实业带动就业(修路、栽树等);有人当领头羊先富带后富(书记、村委主任等村干部);有人做慈善扶危济困抚慰民心(义务教书、盖学校、修庙、修家谱、办宣传墙报等);有人献智谋跑项目(收集申遗非遗资料、写材料申请扶贫等政策性资助)……也有人,就是研究家乡,写家乡,一腔热血投注在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上,咂摸出该有的味道,梳理出自己独特的味道。

文君是忻州日报社副社长,主任记者,域内1个区、12个县、1个县级市,他跑了无数次。即使事务繁忙,也笔耕不辍。他有着记者的敏锐视角,更有着学者的钻研态度。他要对家乡刨根问底,知道其来龙去脉,让乡人和世人永远铭记。

在浮躁的社会风气下,缺乏深入挖掘和探究精神是一些媒体人的通病。偶有深度作品,也是一时一事的偶然之作。有时候,是受制于工作的节奏要求。有时候,是自己的荒疏和怠惰,完成了本职工作任务即可,不再探寻更多的意味。

文化和真相,是需要耐得住寂寞,刨根问底的,是需要质疑和论证的。不是人云亦云,更不是照搬资料。

这,就很难了。知其难而为之,迎难而上者,文君也。

对于乡村的孩子来说,村庄,是自己的出生地,是根。乡就是一个大概念了,十里乡谈不一般。县,就是个想象中的概念了。辽阔无际,一个想象国。在交通发达的今天,走遍一个县不难,但走遍县的村村寨寨、角角落落,恐怕还是很难做到的,除非是憋了劲儿,要搜寻完整,也未必能做到。

对于一个偌大的忻州市,如何做到其筋骨脉络的完整梳理,抓住古往今来的叙事要义,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工程!而且要在工作之余来完成,其不易可想而知。

我和王文君的交往,说来已久。2000年在记者站期间,他已经是忻州日报社办公室主任,还分管行政、广告等事务。他的办公室总是人流不息,难得清静。所以,文君常利用一些碎片化的时间和节假日休息时间来搜集资料、实地探访、撰文成书。他的学养文采令我折服,他的为人处事也令我敬重。

后来,我从记者站回到台里后,有一次回老家参加友人——毛泽东特型演员张瑞奇的女儿的婚礼,与文君再次相聚,在一桌喝得相当尽兴。我就觉得他是一个重情义的人。按道理,张瑞奇虽是伟人特型演员,毕竟起步时间不长,他的努力自不待言,但也靠媒体的不断推介,特别是家乡的媒体支持。那时候,王文君已经是副社长了,以朋友的身份,专程到村里出席,很难得。今年,张瑞奇的儿子结婚,我和文君再度相遇。可见,他重友情一以贯之。

2007年,我创立了全国首家传媒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开启了新的传媒研究视角。之后,一直对新媒体关注颇多。几年前,文君在分管忻州日报社新媒体并着手筹备之际,组织了一个培训,邀请我和自媒体《老家山西》掌门人乔呆呆、《太原晚报》新媒体部主任孔丽萍,专程去忻州,和文君的筹备组成员,有过一次集中授课交流。其时,王文君分管的队伍,看上去有二、三十人,已经在集训,准备上岗。后来我从忻州日报社新媒体平台上,看到了他们的突飞猛进,真是不易。

在繁忙的事务中,他以淳朴和低调的姿态,始终在踏实做好本职工作,对于出书的事,他从未提及。直到有一天,文君打来电话,和我要详细的邮寄地址。我才知道,他的功夫,早就暗暗开始下了。这功夫,一下就是二三十年。

所以,《话说忻州》上、中、下三卷本,是厚积薄发之作。纵观全书,图文并茂,内容宏富,涵盖历史、文化、人文、战事、物产等。正如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姜新文在序言中说:涵养地域文化的“根”与“魂”,把历史知识、文化智慧和民族精神告诉后人,是我们这辈人,特别是文化人承前启后的责任和义务。文君曾多次获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等奖项,是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他无愧于所获的荣誉。

人这一辈子,从“孩儿立志出乡关”到“少小离家老大回”,是一个自然的轮回。挣脱家乡和回归家乡,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家乡和母校,自己可以讴歌到不讲道理,可以咒骂到跺上三脚。但外人不可以说三道四。其实,人老了,还是想落叶归根。一碗清米汤,两碟烂咸菜,美极了。文君也算离开了家乡,从保德县到了忻州市,但离开得不算远,始终在忻州大地上。他把对家乡忻州的深厚感情,在心底酿造了二、三十年,才出窖开坛,酒香四溢,最终以一种优雅的形式,把大美忻州的历史沿革、人文物产、文化掌故等,一并托出,令人感佩。

(作者系山西省社会学学会副会长、山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主编)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