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唯一横跨太行、吕梁两座山脉的是忻州市。而云中山位于忻州市版图的中央,北接恒山,由北向南绵延百里,地处汾河河谷和滹沱河河谷的中间,将忻州市分为“西八县”和“东六县”两部分,其主峰老君洞,就成为向东指点太行山、向西指点吕梁山的一个绝佳的制高点。登临海拔2393米的老君洞,东可看到太行山的龙头、海拔3061米的“ 华北屋脊”五台山的几个台顶和滹沱河谷地,西可看到吕梁山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拔2784米的荷叶坪、海拔2736米的芦芽山太子殿和汾河谷地。开阔的视野、美丽的风光、茂密的森林,成为吸引“驴友”的佳境。特别是近期,漫山遍野的红黄绿各色乔灌木,使其成为一座“五彩花山”,更是吸引着户外运动者和摄影爱好者争先踏足。
而这一景致,就处于鲜为人知的旅游开发处女地——原平市楼板寨乡。
2016年8月,国家旅游局等12部门共同制定了《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9月,省委、省政府将发展文化旅游业确立为山西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同年10月,国家旅游局将忻州市确立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忻州市委、市政府从2017年2月25日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市文化旅游产业改革发展大会,全面安排部署启动工作。
楼板寨乡旅游资源十分独特,是远近闻名的“核桃之乡”、“诗曲之乡”、“锅炉之乡”和“长寿之乡”。它地处北纬38度附近,位于云中山主峰所在地,永兴河上游,是典型的丘陵山区,平均海拔1942米,年平均气温8―9摄氏度,无霜期150天左右。独特的纬度和海拔高度,使其冬无酷寒、夏无炎热,是难得的避暑胜地。由于雨量充沛,这里森林繁茂,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清新的空气、优质的矿泉水和“ 长寿果”核桃使得这里人们普遍寿命长,是有名的长寿之乡,发展康养旅游得天独厚。观鸟圣地——观上水库,天鹅、野鸭和不知名的水鸟众多,同时也是烧烤、垂钓、野营的好去处;瀑布奇观——滴水崖,一条白练,从山崖间突然向下垂直跌落,穿云破雾,气势如虹,声如雷鸣;空中仙迹——老君洞,可东西平视五台芦芽,俯观汾河滹沱,山色养眼,又充满了奇异的传说;道教圣迹——玉皇峁,登山健身之余,阳武河、轩岗、原平盆地全貌一览无遗;红色遗址——屯瓦村,可让你了解晋绥抗日根据地通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秘密交通线、楼板寨日军炮楼、晋绥六分区驻地、刘少奇、朱德路居地等历史传奇;瓜果飘香——苹果、杏、核桃等各种水果和土特产,又可让饱览美景的人们大饱口福。而楼板寨大峡谷本身,是连接汾河河谷和滹沱河河谷的重要通道,境内北庄村东约50米曾发掘出新石器时代、战国、汉遗址,一家村北约100米曾发掘出新石器时代、汉遗址,王家沟曾发掘出石斧,春秋战国时是楼烦国的疆域,汉代是云中县治所在地,历史上是“西八县”通往“东六县”的重要商道,是古代连接毗卢佛道场芦芽山和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的“朝圣之路”,宋代杨家将又筑有兵寨,明代属于“ 雁门十八隘”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和民国又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驼炭道”,明代史渔的诗《芦板寨口》“塞上风急凋万木,塞马南牧空人屋”让它有着边关的风情,抗日战争中的忻口战役,又让它经历了战火的洗礼。这些都让它充满了让人不解的谜。从地理上讲,它处于太原市3小时旅游圈,忻州市2小时旅游圈,原平市1小时旅游圈,自驾游十分方便,可谓据“地利”。
发展旅游是人心所向,众多仁人志士希望为楼板寨乡编制旅游规划出力流汗。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是找准定位,错位发展。过去曾有人想发展玉皇峁宗教旅游,但东有五台山佛教旅游、赵杲观道教旅游挤压;发展森林旅游,西有芦芽山先行一步,名声难以超越芦芽山,而发展乡村旅游,却可以错位发展,找到发展的良机。
二是制定乡村旅游规划。楼板寨是“核桃之乡”,但就农业发展农业没有出路,借旅游发展农业,可使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为核桃找到应有的销路。将全境都统筹列入乡村旅游规划范畴,作为全乡的发展战略,是不错之选。
三是将全乡旅游融入全市旅游发展的路网。这里不能不谈五台山台怀镇通往宁武东寨镇的旅游快速通道。这条路作为连接晋绥到晋察冀两大抗日根据地的红色旅游公路,已列入忻州市“十三五”红色旅游实施方案,而这条路途经的就是楼板寨大峡谷。这条路不仅能发挥五台山的龙头带动作用,实现五台山、芦芽山游客的互通互换,改善原平到宁武的交通拥堵状况,推动云中山革命老区、同川革命老区脱贫致富,而且将直接带动楼板寨旅游的发展。同时规划建设全乡的旅游循环路网,即“楼板寨——屯瓦——文治村——老君洞(黑水疙坨)—— 岔口村—— 神岩壑——沙活村——楼板寨”旅游公路,这样可形成一个“中”字型的连通内外的循环路网。四是要挖掘沙棘、刺李、山桃树、榛子、降龙木、麻麻花等本地特有的野生资源,扩大其种植面积,使其沿旅游公路成片成林,将传统的农业转向观赏林业和旅游业,拉长产业链条,同时又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楼板寨旅游开发大有可为!赵永功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