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坊立柱由夹柱石固定,柱体及牌坊背面均为素面磨光,不饰图案,而其它部位则精雕细刻,浮雕《二十四孝》人物故事、春夏秋冬四季花卉、丹凤朝阳、吉祥麒麟等图案。另外,在坊前坊后设有八根石栏杆。坊前竖立旗杆并蹲伏石狮子,坊后设置有雕刻精致的影壁星人物图石屏,精致玲珑,造型逼真,刀法圆润,风格朴实。影壁两边书有对联一副:“茹蘖饮荼数十载鹄歌矢节,丸熊封鲊九重天凤诺扬休”。两八字墙侧面书有:“燕缕凛清操冰霜奇节,鸾书辉彤史闺阁完人”。

配坊实际上是一座功名石牌坊,上面刊载着武访畴一家四代人的姓名及朝廷赠封的官爵,咸丰六年(1856)由武访畴修建。这座石雕牌坊与其它牌坊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题刻坊名,因此只能称之为配坊。坐北向南,为四柱三间三楼单檐歇山顶结构,牌楼高8米,宽12米,坊体坐落在近1米高的长方形台基上,立柱仍然采用夹柱石固定。坊顶覆盖青瓦,正脊饰石雕貔貅装饰,飞檐翘角,明楼檐下为“圣旨”牌,当心间设两层小字板,第一层题刻:“赠资政大夫曾祖父廷桂,赠夫人曾祖母李氏;诰赠资政大夫祖父秉壁,诰赠夫人祖母吴氏;诰赠资政大夫父烈,诰封夫人母朱氏。陕西分巡延榆绥兵备道、加四级武访畴谨建。”第二层题刻“大清咸丰六年岁次丙辰仲夏上院榖旦”。武访畴借建坊要弘扬祖辈阴德,而祖辈的姓氏大名又不能题刻在母亲的节孝牌坊上,所以,他必须另建一坊才能完整地表达心愿。实际上,这就是建造配坊的真正目的。也正因此在配坊题刻“龙光锡宠”、“凤诏褒荣”、“克成先志”、“重裕后昆”等。

高耸的牌坊,既是武家的荣耀,也是历代妇女学习的标杆,同时也是多少年来套在妇女身上的枷锁。武家出了武访畴,为母亲挣得了荣誉,可更多的母亲艰辛付出之后,却是默默无闻。
如今,只有气势恢宏、精雕细琢的牌坊矗立在那里展示自己美貌的容颜,而朱氏的故事却被人淡忘了。
(责任编辑: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