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旅游频道>>旅游>>正文
塞上今朝景更美
——朔州市加快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侧记
2025年05月21日 09时42分   山西日报

广武长城的“月亮门”。

明长城

崇福寺

应县木塔

朔州市区俯瞰图

“这部情景剧不仅再现了萧太后还乡礼佛的盛大场面,更让我看到了辽金时期朔州的盛世气象。”近日,来自天津的游客米丽丽在应县木塔景区观看古装情景剧《萧太后还乡》后,感慨地说,观看表演,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这木塔背后的传奇故事,让我对这座古老建筑有了更深的认知与理解。

应县木塔作为世界现存最高、最古老的纯木结构佛塔,凭借其巧夺天工的建筑艺术和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众多游客游览的热门之选。为了让游客深度领略应县木塔的独特魅力,景区精心策划并举办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古装情景剧《萧太后还乡》表演只是其中之一,此外,还有非遗技艺展示、特色文创产品展等活动,进一步带火了景区。今年“五一”假期,应县木塔景区接待游客15.5万人次,同比增长49.2%。

朔州市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市重点监测景区共接待游客47.1万人次,增长44.88%;实现门票收入973.33万元,增长61.63%。其中,3月当月接待游客11.49万人次,增长66.78%;实现门票收入243.34万元,增长60.75%。

文化搭台,旅游唱戏。在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工作中,朔州市大力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炼地域文化符号,充分激活其时代价值,将自然环境的独特性和文化景观的丰富性结合,努力打造具有鲜明边塞特色和深厚底蕴的文化品牌,加快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步伐。

活动,是文旅工作的重要载体。5月4日晚7时30分,朔州老城内人山人海,以尉迟恭、班婕妤、蒙恬筑城等朔州历史文化故事和文物为主要题材的“崇福之地福满城”城市歌舞秀表演,点燃了全城热情,也让“塞上首邑尚善朔城”的名片更加闪亮。5月5日,怀仁市清凉山旅游区游人如织,各式各样的民俗文化节目接连上演,人们沉浸式感受非遗精髓,领略传统戏曲魅力,参与祈福、状元出游等互动,让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代代传承。5月8日,“千年广武映像长城”——2025山阴长城影像季颁奖仪式暨山西广电广武长城影视基地揭牌仪式在山阴县旧广武古城举行,以“影像+文旅”的融合创新模式,打造更多具有传播力、感染力的优质内容,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朔州市文旅部门坚持以活动带动文旅工作的开展,以活动带动旅游人气的提升,坚持不懈地做到月月有活动、周周有活动。去年全市组织开展“情满三晋”文旅志愿服务惠基层群众文化服务活动100多场;乡村群众文艺活动6987场;开展送戏下乡活动670余场;举办锣鼓、广场舞、秧歌舞、八音会等各类大赛活动11项、24场……

一场场风俗节庆、群众文艺等活动的举办,成为一道道兼具流量与热度的文旅风景,让文旅工作更富活力,让游客市民尽兴而归,更让全市文旅市场欣欣向荣。

如果说,“沉浸式+”这一文旅融合的新路径,契合了人们追求深度文旅体验的新需求,那么,数字交互技术在文旅产业的快速应用,则改变了产品供给的表现方式,拉近了游客与文化、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走进广武长城军事博物馆,这里正在通过声、光、电,打造能呼吸、会说话、有生命的博物馆。博物馆负责人介绍说,山阴县现有神武县故城、化悲庙遗址等辽金文化遗址,旧广武城为其中规模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座辽代古城,古城是研究辽金城池的重要实物资料,有着重要的考古价值,博物馆展陈将利用数字技术,对广武古城、广武汉墓群和广武长城开展数字化展示利用建设。

朔州市文旅局还积极推动建立文物数据库,对应县木塔、崇福寺、净土寺等不可移动文物做好3D技术还原,对壁画、文字等内容做好精确图像采集,对器物等可移动文物做好预防性数字化保护。目前,应县净土寺数字化保护项目正在推进中;北楼口关帝庙、观音阁、吴庄五神庙、南上寨关帝庙、武家店关帝庙、南王庄关公庙、文殊寺等多处市级不可移动文物古建筑实施了数字化保护;马邑博物馆馆藏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列入2025年度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计划。

朔州市还依托独特的优势,融合文旅资源,秉持精品意识,精心打造了内外长城、雁门边塞、应县木塔、西口古道等旅游品牌,推出佛教古建游、边塞文化游、西口风情游、研学科考游等十多条“游朔州·读历史”主题旅游路线;发布“重温红色历史 传承奋斗精神”红色旅游线路、朔州春节旅游路线、乡村烟火路线、名人文化路线、创意采风路线、非遗亲子路线,朔州三日常规旅游路线、清明节长城一号旅游公路自驾穿越路线、四月赏花路线、“跟着悟空游山西”古建游路线,推出“乡村四时好风光”边塞风情之旅、寻迹长城之旅乡村旅游路线等主题游线路近百条,让游客在游览中感悟历史、滋润身心。其中,“塞上绿洲 生态田园游”线路入选“山西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塞上风光 田园之旅”入选全国128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今天的朔州,正在不断探索追寻着文化与旅游、个性化需求与多样化供给间的契合点,推动着不同文旅要素的重组与交融,让诗和远方交相辉映,书写着文旅融合发展的崭新篇章。朔州,正大步走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上。

刘淑花

本栏图片:史振宇 高文武 徐劲松摄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