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旅游频道>>旅游>>正文
持之以恒推进申遗工作 打造文旅产业世界品牌
2018年03月24日 11时11分   忻州日报

——写在管涔山—芦芽山列入世界自然遗产预备清单一周年之际

2017年3月1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致函中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杜越秘书长,确认已将中国北方山西境内的管涔山-芦芽山列入世界自然遗产预备清单。本报今日以整版篇幅对管涔山—芦芽山列入世界自然遗产预备清单一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和当前正在推进的工作以及自申遗开展以来发生的大事和芦芽瑰宝作一简略介绍,以资纪念。

管涔山—芦芽山列入世界自然遗产预备清单一周年工作回顾和正在扎实推进的各项工作

一年工作回顾

一是完成了芦芽山及周边区域地质地貌、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相关资料的搜集完善;二是开展宁武县境内地质地貌、大型哺乳动物、鸟类、天然林的调研工作,2017年由山西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峰教授主笔的《山西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科学研究论文集》已出版发行;三是对马仑沟、冰洞沟河道进行生态整治,共清淤161万立方米、铺设草皮101万平方米,解决河床裸露对植被造成的破坏;四是结合“八道四治四建”和农村风貌整治工作,对遗产保护地范围内东寨石窑沟、涔山沤泥湾等11个村进行专项整治,共整修道路2万余米、清理垃圾6000立方米、改造厕所20余个、拆除沿线违章建筑14处;五是结合扶贫移民工作,对东寨李家沟等7村139户321人进行整村搬迁,进一步减少生产生活对遗产地的破坏;六是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专家埃德蒙·穆卡拉赴万年冰洞考察;七是初步划定生态红线保护范围,将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和生态环境极敏感区划入生态保护红线,按照国家《指南》将省级以上禁止开发区域划入红线范围,将严格保护的重要生态保护地一级国家公益林纳入生态保护红线。

正在扎实推进的工作

一是开展资源价值评估。组织申遗专家搜集、研读芦芽山及周边区域地质地貌、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相关资料,开展宁武县及周边五寨、神池、岢岚境内地质地貌、大型哺乳动物、鸟类、天然林等9项调研,整理分析形成自然资源价值评估报告;二是编制保护规划。在全面调研、分析评估和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编制管涔山—芦芽山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总体规划,科学提出保护和利用的基本原则、管理规定和措施,优化重组各类保护地,探索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更严格的保护整治,为芦芽山自然资源保护提供法律依据;三是稳步加快申遗步伐。进一步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沟通,对照《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深度挖掘资源独特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丰富性优势,为编制正式申报文本打牢基础,明确方向。启动芦芽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申报工作,组织申遗领导组、工作组人员赴国内已申办成功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学习考察。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友好国家、国内知名组织展示管涔山—芦芽山资源价值、聘请不同类型的国际专家对管涔山—芦芽山进行考察活动,增强影响力和说服力;四是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媒体和推介活动,多角度、全方位宣传芦芽山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增强社会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

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

管涔山——芦芽山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质背景

芦芽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山西省西北部管涔山山麓,总面积321平方公里,不仅是汾河、恢河之源,也是桑干河、滹沱河和汾河的分水岭。芦芽山处于我国北方农牧业交结带,也是气候上西风和季风交错带,是夏季风的尾闾区,对降水变化十分敏感。自然景观上是森林、草原和沙漠交结带;在地貌上是东部平原(华北平原)和西部高原(山西——内蒙古高原)交结带;在地质上横跨北侧燕山隆起、东侧太行山隆起和西侧鄂尔多斯高原等几个不同地质单元,是地壳剪应力集中的地区,是华北乃至中国东部最不稳定的地带之一。新生代以来构造活动以断裂——断块差异活动为主体,形成突出的地质灾害——地震;在居民上是游牧民族和农业居民交结带,历史上是少数民族和汉族的战争交锋地带;在生态上也是生态环境最脆弱和敏感地带,它的变化直接冲击和影响到经济发展最大、最快、最深远的京津地区,对其加以保护和研究有重大意义。

稀有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和罕见的自然美

主峰芦芽山号称“晋山之祖”,海拔2754米,自古以毗卢佛道场而名扬天下,集雄、险、奇、秀于一身。1985年芦芽山地区被列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黄土高原上一块绝无仅有的绿洲。尤其是形成于300万年前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期的冰洞与高山天池被世人称作“千古之谜”。万年冰洞和千年火山同处一岭,山之阳为火山,山之阴为冰洞,一山之中,一边极热、一边冰凉,出现如此反差极大的奇异景观,确是世间稀有之事、罕见绝景。

万年冰洞的第四纪古冰层,是罕见和珍稀的中纬度低海拔区的古冰层,保留了大量珍稀的地质遗迹。早在26亿年前这里就沉积了古老的界河口群并侵入了紫苏石英二长岩大岩基,发生在前寒武纪时期的阜平运动、五台运动、吕梁运动和晋宁运动等四大规模造陆、造山运动遗迹保存完好;加里东运动、海西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喜马拉雅斯新构造运动表现明显;石炭系和侏罗系富煤地层闻名全国;中、新生代所形成标准剖面,全国引用。万年冰洞景区是现在已知在中纬度高山地区,在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好、冰体最大,形态美和造型多并可以直接见到地质时期存有古冰的冰洞。所以万年冰洞是世界级的稀有地质遗迹,是一种非常稀有的、罕见的、不可再生的风景地貌,是世界级的旅游资源,被专家誉为“中华一绝,世界奇观”。

芦芽山境内有十多处天池组成的宁武天池湖泊群镶嵌在海拔两千米之巅,与长白山天池、新疆天山天池并称为中国三大高山天池。此外,长约10华里的情人谷,位于海拔2721米的华北罕见的高山草甸——马仑草原,驰名全国的汾河源头,都以奇特的自然风光堪称宁武的经典山水。位于海拔千米以上的翔凤山山腰古栈道,绵延42华里,惊险绝伦,令游人流连忘返,是国内罕见的悬空古建筑群。而建在栈道附近的悬棺群、悬空村,更为本地加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远古宁武,战事不绝,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它雄踞“外三关”中路,明代创建关城,统领雁门、偏头、宁武三关军务。宁武境内的佛教建筑早在隋代就已出现。初唐时,芦芽山就是声名远播的毗卢佛道场。唐宋两代佛寺林立,寺庙在全县境内广为分布。明清时期较闻名的寺庙就有260多座。因战火与文革动乱毁坏大部分外,至今留存于县境内的雷鸣寺、海瀛寺、万佛寺、万佛洞、文庙、台骀庙、太子殿等闻名三晋,传承着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

尚存的珍稀或濒危动植物种的栖息地

芦芽山作为华北落叶松的故乡,素有“地下黑色宝库,地上绿色银行”之称,管涔山林区内生长着国内珍贵树种云杉、油松等木本植物80余种,菌中珍品银盘蘑菇和松口蘑、名贵中草药灵芝、人参等400多种野生植物,栖息着世界珍禽、山西省鸟、国家一类保护动物——褐马鸡、黑鹳以及华北金钱豹等近200多种野生动物,被誉为“天然动植物园”。

管涔山—芦芽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大事纪

●2016年9月,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了芦芽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

●2016年9月19日,宁武县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贯彻市委市政府申遗要求,讨论研究芦芽山申遗工作。

●2016年9月25日,宁武县成立了芦芽山申遗工作组,第一组长由宁武县委书记任宁虎担任,组长由宁武县长王卓担任,常务副组长由芦芽山风景区管理中心主任梁海宏担任,成员单位包括宁武县住建、国土、林业、环保等部门。

●2016年9月27日,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芦芽山风景区管理中心主任梁海宏赴省住建厅就芦芽山申遗工作作了专题汇报,并与省住建厅相关部门及其领导进行了工作对接。

●2016年10月10日,忻州市委办公厅发文成立芦芽山申遗领导组。市委书记李俊明任第一组长,市长郑连生任组长。

●2016年10月15日-16日,由北京大学、山西大学等高校的专家教授组成的考察组对芦芽山进行了实地考察,专家们从植物、动物、地质等方面详细考察了芦芽山申遗状况,结合世界自然遗产申报规划与面临的竞争形势,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建议和意见,形成了《芦芽山潜在世界自然遗产价值及申遗机遇与挑战》的考察报告。

●2016年10月17日,专家组专家与省住建厅有关领导举行了见面会。双方就芦芽山申遗工作情况作了交流。市委、市政府对芦芽山申遗工作很重视,正给省政府提交申请,成立协调组,申遗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建议本次考察后开始编制相关文本。专家们表态要全力以赴,尽力完成工作。

●2016年10月18日,专家组专家对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宁武冰洞国家地质公园、天池湖泊群进行了实地考察。

●2016年10月20日,市委书记李俊明与专家组成员及市委、市政府、省住建厅、市住建局、管涔山国有林管理局等相关领导举行了座谈。各位专家从植物、动物、地质等不同角度,详细介绍了考察的感受和成果,并结合当前世界遗产申报规则的变更与面临的竞争形势,提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和意见。李书记要求,一要提高认识。申遗难度加大,但要知难而上,做到不到黄河心不死,不到长城非好汉,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二要突出重点,明确任务。确定目标方向,开始着手对芦芽山价值的提炼和挖掘,由县里来组织;省级专家负责提供资料,国家级专家负责提炼;管涔山国有林管理局、芦芽山风景区管理中心、宁武县承担主体责任。三要搞好技术支持。

●2016年10月23日,市委书记李俊明赴宁武县芦芽山风景区调研申遗工作。他要求,一要统一思想,强化申遗意识。要严格保护,打击非法。县、乡、村三级要强化申遗意识,大张旗鼓地宣传申遗,严格保护意识,做到科学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特别要打击非法建设,区域内没有批准的,一切建筑都不允许建设。要严格落实风景区管理条例,县、乡、村三级都要履行相关法定责任。从申遗开始就要明确界限、明确责任、落实责任。二要做好三件事。一是省里支持,住建、国土、林业三部门的支持事项要理清楚。二是资源报告要确定编制单位和责任人,实施任务时间倒排。三是专家组要精简高效。三要确定申遗范围。以宁武县为主体,确定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为申报范围,约280平方公里。

●2016年10月27日—11月15日,宁武申遗工作组为专家组编制提供了芦芽山申报范围、测绘资料、卫星遥感数据和地图、地形图、平面图、景观效果图以及影视图片等。

●2016年11月14日,市委书记李俊明专程赴京,就芦芽山申遗工作向住建部作了汇报,并召开座谈会,住建部副部长倪虹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市委常委、秘书长崔建新,副市长武宪堂及市委办公厅、市住建局、宁武县委、芦芽山风景区管理中心负责人参加座谈会。

●2016年11月15日,省住建厅、宁武申遗工作组相关人员与申遗专家在太原召开申遗工作会。

●2016年11月18日,省住建厅、宁武申遗工作组相关人员与申遗专家在太原召开申遗初审碰头会。

●2016年11月19日,市委书记李俊明组织专家在太原召开了山西芦芽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论证会,形成了《山西芦芽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预备清单》。

●2016年11月27日,宁武申遗工作组相关人员与申遗专家在北京编制申遗文本。

●2016年12月2日-7日,宁武申遗工作组相关人员与申遗专家在北京筹备申遗论证会。

●2016年12月10日-12日,宁武申遗工作组相关人员与申遗专家在北京筹备申遗论证会。

●2016年12月13日,市委书记李俊明组织专家在北京召开了山西芦芽山自然遗产价值申报专家论证会。形成了《山西省芦芽山申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申报书》,并上报国家住建部。

●2017年1月14日,忻州市人大代表在省人代会上提出《关于芦芽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提案》。

●2017年1月22日,宁武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芦芽山周边农村风貌整治工作动员会,对芦芽山景区沿线10个村庄的风貌整治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

●2017年2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全委会正式通过管涔山-芦芽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并上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7年2月12日-13日,宁武申遗工作组人员与住建部领导、申遗专家在北京补充申遗资料清单。

●2017年2月19日-20日,宁武申遗工作组工作人员在北京与国家住建部、省住建厅、申遗专家正式完善管涔山-芦芽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申报清单。

●2017年3月1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致函中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杜越秘书长,确认已将中国北方山西境内的管涔山-芦芽山列入世界自然遗产预备清单。

●2017年4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非洲部门主任埃德蒙·穆卡拉到芦芽山实地考察调研。同日,市委书记李俊明会见了埃德蒙·穆卡拉。

●2017年4月18日,市委书记李俊明主持召开管涔山—芦芽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专题会议。会议听取了专家组专家关于目前中国申报世界遗产的整体情况介绍,分析比较了管涔山—芦芽山申遗在国际、国内所处的位置和申报优势及面临的挑战,明确了下一步管涔山—芦芽山申遗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努力方向。

●2017年6月,宁武县开展“八道四治四建”专项行动,集中整治城乡环境。特别是对芦芽山周边环境进行了重点整治,加大芦芽山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2017年12月,宁武县完成芦芽山景区整村搬迁7个村,139户,321人。

●2018年2月14日,宁武县召开生态红线划定工作会,会议就芦芽山生态保护范围划定进行了安排部署。

●2018年3月14日,芦芽山列入世界自然遗产预备清单一周年之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李俊明在芦芽山调研申遗进展情况。李俊明指出,申遗是对生态资源最大的保护,要把“大山、大水、大生态”作为申遗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重中之重、最大的龙头、最大的品牌来抓。2018年要以“冰火两重天”中国芦芽山·万年冰洞为重点,充分挖掘其独特、稀有、珍贵价值,邀请国内外顶级专家研讨论证,做出成果,要统一思想,统一步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继续推进芦芽山申遗各项工作。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