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旅游频道>>旅游>>正文
开发阳武古村旅游的思路与建议
2017年12月24日 10时17分   忻州在线

原平市阳武一村处于原平城区的西北端约13公里处,村落南北分别是云中山脉和恒山支脉,恒山脚下是阳武河。出村西南不到二里是黄土高坡,中间是一条大沟,沟的两边是黄土丘壑,此处大多种植梨果核桃等经济树种。阳武先祖选此开阔地段,盖屋定居,建起了村子。

阳武村是阳武河流域最早有人居住的村落,因为处于交通要道,逐渐发展为大村,故村民以阳武河流域“十八村水地第一村”而自豪。

村内古迹众多,在20世纪60年代,村中每条街道都有戏台、祠堂和观音阁。由于各种原因,近半个世纪来,阳武村被毁掉的古迹数不胜数,其中既有器宇轩昂精雕细刻的石牌坊,也有铸于清朝的生铁旗杆,还有许多建于明清时期的木结构楼房、门楼,更不用说那些被毁的庙宇。

现存传统建筑主要集中在后街与南街。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朱氏牌楼——两座石牌坊,村人称为石牌楼。由清代进士武访畴建造的这两座牌坊于1965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朱氏牌楼”主坊矗立在村内,建于清朝咸丰五年(1855年)。大运公路旁的朱氏牌楼配坊建于咸丰六年(1856年)。两座牌楼上栩栩如生、玲珑剔透的石雕让人目不暇接。

除朱氏牌楼外,阳武一村现存古迹还有武访畴官宅、武访畴德行教思碑合纂碑楼、狄氏系列民居、雷霆民居、韩氏民居、赵氏民居等传统建筑。笔者认为,擦亮朱氏牌楼这一原平旅游名片,发展阳武一村的旅游事业,大有可为。

一、以朱氏牌楼为中心,拓展空间,建成公园式景区。

现在朱氏牌楼主坊被民居包围,建议把主坊周围的民居全部搬迁,拓展空间,建成公园式景区。

重建武访畴官宅,朱氏牌楼主坊正西就是武访畴的官邸,村人称其为官宅。官邸大门,镶嵌有“忠厚传家”之砖雕门匾。门楼高雅气派,院内砖石结构的照壁雕工精湛,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仍与主坊相对而立。武氏宅院是三进大院,走进主院,西面是两层楼房,粗硕的六根露明木柱直通上下两楼,柱底石雕有花卉、动物,精美绝伦。现在两层木楼已不复存在,三进大院现存比较完整的是三间北房和通往北侧院的内门,内门上砖雕精细,北房台阶前还凌乱堆放着木雕散件。建议重修武访畴官宅整个院落,可在内设置民俗博物馆或廉吏武访畴生平事迹展览馆。

挖出永济桥,让其重现英姿。永济桥位于朱氏牌楼陪坊脚下,是由监生韩普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主持修造的石碹孔桥,因为桥洞是三孔,故村人称为“三眼桥”,它比朱氏牌楼早65年。现在永济桥主体仍在,但由于路面逐年增高,被埋在了水泥路下,难觅其风采。建议挖出永济桥,降低路面,引进水源,尽量恢复陪坊与永济桥在六十年前的原貌。

二、整修明清传统民居,开发古村民居游。

目前阳武一村明清古民居保存完好的有狄天爵院、狄尚民院、雷霆院。

狄天爵院门前的砖雕照壁,精雕细刻,上刻有“活泼地”三字,雕刻内容有花草飞禽,小桥流水。鸟在快乐地飞,水在静静地流。进入院内,主房高大气派,大气磅礴。屋檐下放置的扇车,古色古香。

狄尚民院四面房屋完整,以西为上,吸人眼球的抱厦房亭亭玉立,满院生辉。

雷霆院是一处两进院落,基本保留清朝风貌。

除此而外,值得修复的明清民居还有韩老二、赵红、狄万顺等院落。

韩老二的宅院雕梁画栋,无论是街门、月亮门,还是正房、厢房,其砖雕、石雕、木雕都是精巧玲珑、栩栩如生,至今残存的部分遗迹,仍不失当年的风采和辉煌。

赵红院位于后街,南房为上。三间木结构,墙体为土坯。现在屋内有切草刀、锹、钁、耙等传统农具若干。后墙上部已倒塌。

狄万顺院,比较完整的是位于西南角的小院。木结构二门,斗拱犬牙交错,木雕门匾“爱吾庐”字样清晰可见。

三、传承民俗文化,突出阳武特色。

在阳武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五彩缤纷。千百年来,刺绣、剪纸、面塑、编织等在民间代代相传,尤其是在解放后,民间艺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些传统民间技艺更是争奇斗艳、姹紫嫣红。刺绣鞋垫、帽子、鞋、肚兜,花糕、花馍馍、面人,玉米皮、高粱杆做成的工艺品等均是游客喜欢带走的旅游纪念品。

阳武村吸人眼球的非遗文化还有高跷、船灯(跑旱船)、车灯、大头人、二鬼跌跤、点黄河、督抚巡街、五鬼闹一判、穷狐聘女等全套红火,最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是督抚巡街和社火。

督抚巡街是阳武村特有的节目,一班人马举着旗伞执事鸣锣开道,后面轿子里坐着“清朝”大官,煞有介事地巡街。

阳武村的社火起源于150年前,阳武村的社火龙腾虎跃、刀枪相见,且表演时干净利落,一个演完下一个立马上场,从不拖泥带水,故在十里八村传有闻名的歇后语“阳武村的社火——一扑就上”。

阳武村社火最后一次表演是在二十年前,从此刀枪入库,人走伙散。但是现在部分社火骨干还在村里,只要做好扶持组织工作,社火很快就可以再“火”起来。(贾政卿)

(责任编辑:籍俊霞)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