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旅游频道>>旅游>>正文
话说七星河与关沟河
2017年10月01日 11时42分   忻州在线·忻州日报

张之直

七星河是一条季节河,它因沿河两岸分布状况酷似天上的北斗星而得名。首座沙丘对应北斗七星的勺柄顶端,坐落在上馆镇橙槽沟村七星庙后,或者说七星庙就是依首座沙丘而建。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初,这座沙丘还很完整,后因七星河改道,原先河流从沙丘的东侧,即七星庙的东侧流过,后改道从七星庙西侧流过,将沙丘冲刷掉三分之一,现存三分之二。沙丘高约5米,直径约15米,拔地而起。另外6座沙丘往北分布在大烟旺沟自然村(大烟旺有沟东、沟西、下园、西窑四个自然村)村西和闹市村的地域之间。

七座沙丘就如同天上的北斗星一样分布在这条季节河的两岸,真是太奇妙了。是谁如此独具匠心,把天上人间神奇地联系在了一起?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给出了答案。

相传,天上的二郎神,下界帮助凡人移山填海。一日,二郎神肩挑两座大山,急急忙忙赶往填海的地方,完成任务后还要赶回天宫参加王母娘娘的蟠桃盛宴。眼看日头偏西,二郎神心急体困,就心生省力省时的办法。只见他快步如飞,边赶路边倾倒,倒下了七座沙丘。

这就是七星河,它的源头在恒山余脉勾洼山的南麓,山脚下就是上馆镇闹市村。七星河从源头往南流经闹市、大烟旺、橙槽沟、上瓦窑头、下瓦窑头这五个村庄,穿过古城东门外和东关村西门外的吊桥,直泄下流入滹沱河。

笔者生长在橙槽沟村,儿时的记忆常常闪现在脑际。那时雨量充沛,每逢夏天,大雨滂沱,山洪爆发,河里总要发几场大水,有时阴雨连绵十天半月下个不停,洪水也不会中断。洪水到来之前,早早就听到轰隆隆的响声,告诉人们大水就要来了。下雨天,大人们也就有了空闲,娃娃们跟着他们到河边看水。只见满满一河床的洪水,泥、沙、石俱下。轰隆隆的响声,是洪水冲击河床底部石块相互撞击的声音,水面波涛汹涌,一浪接着一浪,洪水无所顾忌,像脱缰的野马奔腾而去,十分壮观。有时水面漂浮着被洪水冲倒的树株,这时大人们便活跃起来,试图揪拽树梢,把树株从洪水中捞出来,因水流湍急十之八九无法成功。

虽然是一条季节河,沿途还是有些小泉小水的。北半坡沟坝坡梁交错,大烟旺有一条将沟东和沟西两个自然村隔开的大沟,叫泉子沟,沟因泉而得名,泉水往南约一华里流入七星河。原生态时期,泉水十分旺盛,常年不断。那时橙槽沟的先民们就住在七星河两岸。七星河从源头闹市村,经大烟旺沟西村一直是南北走向,到橙槽沟村因自然阻隔顺势转西到七星庙后,再折南直至流入滹沱河。从橙槽沟古村落遗存看,先民们最初在河北岸常依崖筑窑洞居住,一孔孔窑洞虽已破败,但格局还是十分清晰的,后发展到南岸,建造了土木结构的房子和院落。那时,七星河水流潺潺,先民们将木头制槽引水浇田,村名也因此而叫响。木槽清水,鸟语花香,红杏满枝,绿柳飘扬,白云蓝天,牧童吟唱,一派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

笔者小的时候,泉水虽然不是很充沛,但依然在流淌。冬天,溪流结成厚厚的冰,塞满河床。童年发小,成群结队,自制冰车,在天然的游泳场上玩耍嬉戏,冰面上十分热闹。置身其中,完全忘记了天寒地冻,忘记了衣着单薄。

与七星河一样,关沟河也是我记忆中的一条美丽河流,它位于七星河西约6华里处的一条季节河,源头在雁门山上,因源门在雁门关故名关沟河。

关沟河河流走向由北往南流经今雁门关乡的阜家坪、前腰铺、南口、试刀石,上馆镇的八里庄、北关、西关,经代州古城西门外西关村香圪圪(自然村)往南注入滹沱河。

关沟河的源头雁门群山山大沟深,适逢雨季山洪爆发,水势一般要比七星河的大一些。沿途也有分布大小不同的小泉小水。在原生态年代,这些小泉小水汇集起来,形成了十分可观的溪流。因此,在代州古城西门外与西关村之间有孔石拱桥,以供通行。

代州古城就建在了七星河和关沟河之间,古城犹如一顶轿子,七星河、关沟河就是抬轿子的两根轿杆。这样的格局,充分显现出筑城者在地形地貌选择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完善的睿智构想。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是追求,水往低处流是顺势。顺势而流常常出现河流改道的情况。关沟河流经上馆镇八里庄村北,在河道东南方向出现了另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沟岔,这样为关沟河改道提供了条件。为阻止关沟河改道,陆续让河水由北向南直下,保持古城东西河格局不变,河道沟岔处建筑了一块大石。这块大石究竟是哪朝哪代开始建的,现已无法考证。但自从有了大石,历届衙署、政府对石的管理维护还是尽心尽力的,关沟河也始终没有改道,直至上世纪的1939年。

1937年芦沟事变,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代县,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政府瘫痪,民不聊生,无人再对拉河大坝填土垒石。1939年盛夏,一场特大洪水冲毁大坝,顺着八里庄村东大沟往东南方向直泄而下,流经大烟旺西窑自然村西,在橙槽沟村南汇入七星河。从此,关沟河就由穿越古城西门外与西关村入滹沱河,改道与七星河一并流入滹沱河。

改道后,原关沟村古河床一直留着沙石并存的老样子,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古河道附近村庄将河滩改造为农田。后来,北关村、代县水利局在改造后的河滩土地上栽植酥梨、苹果,建成了果园,一时传为佳话。关沟河1939年改道至今已迈80年,古河道面目全非,不知还有多少人知道关沟河改道前的样子。

由于关沟河改造,七星河爱到了“挤兑”,一时竟失去了名分。七星河还是那条七星河,可是现在有多少人脑海里还有它的记忆。不过,笔者清楚记得,108大街改造时,拆除原大街民政各处跨河大桥,拆除前的大桥南北两侧水泥柱西柱子上刻着“七星河桥”。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城市建设的推进,一些熟悉的景观或许终将存在于我们的记忆和老照片中,因此我对七星河与关沟河有着深深的情感,谨以此文,留住记忆,留住乡愁。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