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平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这几年,原平的变化进入了快车道,让人欣喜,我是原平人,自认为对原平的过往今昔很熟悉。但如果你在外面小住几日,再回到原平,你会觉得你又不完全认识原平。
在原平,我想把每一寸土地,每一座山峰,每一条小河,统统装进我的眼晴里,留在我的记忆中。闲时,我喜欢去这块土地上的村庄、小镇,甚至犄角旮旯去诵读一草一木,鸡鸣犬吠。我喜欢品尝崞阳麻叶,或者原平锅魁。有一天你坐在乡下或城里一个古朴的老店里,也许一个小小的锅魁,会让你品出这片黄土地的味道,会让你读出原平这一方水土的文化符号,或者顺着这个锅魁香味的漂浮方向,牵出老百姓的真诚微笑。从很小的记忆里,麻叶、锅魁就是美食,那是世上最好吃的东西。那时侯家里穷,原平也穷。人们手头缺钱,原平也没那么多白面,只能靠计划生产供给。这是童年时代的原平印象。
今天你再去原平走一走、看一看,原平的大街小巷全国各地的名菜、小吃应有尽有。就是国外的汉堡,肯德基也随处可以品尝。带有原平地域和文化符号的锅魁在前几年也逐渐成了边缘食品,好久了,人们忘记了这土生土长、给我们留下美好记忆的小饼子。这几年,或许是美味又吃腻了,人们又返回来寻找丢失许久、香味诱人的原平锅魁。经过匠人提炼加工,锅魁成为原平传统小吃中的精品。就像范亭文化广场,就像天牙山风景区,成为原平的一张名片。
要想把原平锅魁做成一个地方的品牌,单靠过去小作坊式加工方式已经滞后,被当地人贴上“原平口味”标签,又不断创新发展。原平锅魁在选料方面很讲究。食用油选用当地山区种植、传统油坊加工的胡麻油,鲜香不腻。面要用传统手法发酵,麦子面那种筋道,经过匠人无数次张弛有度挑剔拉扯,已近极致。每一个店铺,精巧布局,时尚任性,像用唐诗宋词凝固成的风景。原平锅魁,颜色如玉,与众不同。根据口感开发出许多新品种:红糖、白糖、枣泥、红豆和椒盐等,馨香四溢,带着老崞县人的淳朴和豪爽,名声大震。在销售方面除也采取多种模式,市内店铺连锁销售,乡下批发,外地网店销售。他们利用报刊、微信平台,加大宣传力度,既宣传了带有文化和地域符号的原平锅魁,也满足了人们舌尖上的美食记忆。
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原平有三个,分别是南白乡清水沟村、楼板寨文治村、大林乡西神头村。原平明清古建很多,能够发展旅游的村寨很多,每一个村,每一座寺或庙,每一座你叫出或叫不出名字的山脉、河流都有故事,都有个性,都有风景。原平,我可以这么说,可圈可点,可发掘开发的旅游资源很多,我们只缺乏发现美的眼晴,我们只缺乏对外宣传的力度。我们有纸媒《梨花》《原平时报》。我们有网媒《原平故事》《原平老乡俱乐部》《原平大小事》等。这些平台在原平是有影响力的平台,虽然每一个平台在宣传原平方面做了许多事,许多努力。但对外我们的宣传力度很小,声音弱,效应不大,关注度少。这就需要我们把眼光要放得更远,格局要放得更大。我们应该放眼全国,让原平人了解外面的世界,也让外面的人了解原平的地域、特色、文化、个性。把原平已经推出的旅游景点,进行重点宣传,让这些景点成为发展原平旅游业的排头兵,以带动全市乡村特色、自然风光、古镇风韵、红色记忆、庙会文化和梨花诗会等旅游业的发展。
原平,因地势宽平、辽阔,名曰原平。今天我们原平人更应把目光放远,让我们的原平梦更加富美,让我们的原平梦更加辽阔。让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乡亲们,日子蒸蒸日上。曹俊山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