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文理
在晋北河曲,几乎每个村落中都有以龙王信仰为主的龙王庙。在现今仅存的龙王庙中,位于山西河曲县城东北10公里的楼子营镇罗圈堡城内东南角罗圈堡龙王庙,便是晋北龙王庙的典型代表。
罗圈堡龙王庙内北面正墙绘有龙母、五龙、雨师、山神、土地、财神等神仙。东山墙为“龙王行雨图”,西山墙为“雨毕回宫图”。在神话传说中,龙王主要是管理雨水的神,天地间打雷、下雨、风、云等都由龙王来控制。王母坐像居北壁,召集五位龙王和地方官布置祈雨任务。五龙,即东方青龙、西方白龙、南方黑龙、中方黄龙、北方赤龙。五龙手里都捧着笏板,后边及左右都有随从护卫诸神。诸神的专司不尽相同,有的为龙王护伞,有的作记录,有的在倾听。在龙王的背侧是《膳房备宴图》,其装束及场景与村里民间习俗相仿,是为整个队伍准备伙食,非常带有人性化。
东西两壁壁画表现水府诸神陪同下的龙王行雨图和回归图。以出行题材置于东壁,以回归题材置于西壁,遵循自然界的时空规律。东墙出行图上,黑云翻滚,似有翻云倒海之势,气氛骤然紧张,众位神灵各司其职,浩浩荡荡开进,展开降雨,走在最前面的是扛白虎旗的、吹号角的、拉弓射箭者。在壁画上各种祈雨道具水车、水盂、水碟、镲、伞、梅瓶、锣鼓一应俱全。两位小神手执白虎旗开路,随后五龙、雷公、电母、风神、雨神、施虹童子、值年、值月、值日、值时四值功曹渐次跟进。西墙上,施雨毕,施虹童子放出七彩彩虹。疲劳的众位诸神,最累的莫过于雷公、电母,乘拉水车而返,还有一位背着天梯上天的神仆。
在东、西墙壁画上,有一位长着四只眼睛的神格外引人注目,人看他时容易产生眩晕的感觉,不敢久视。这便是四目神,是龙王庙壁画中常见的神,一般的形象是身着长衫,头戴儒巾,手持木工尺。在行雨图中,四目神双手向上平举木工尺,在回宫图中则是怀抱着木工尺。四目神的主要职责是丈量布雨的范围和深度,从技术层面对龙王降雨工作进行监督,相当于今天的气象部门,降雨后经常要公布降雨量和降雨范围,使降雨量既不至于过大又不至于过小,降雨区域恰如所需。
画面中,龙王乘龙而去,最后骑马而归,有马到功成之意。东墙气氛紧张的画面到西墙回宫平静,节奏放松众神灵尽显疲态,更有眼皮耷拉者,极富情趣。民间壁画的绘制都是与对神灵的寄托分不开的,云彩是最基本的表达方式,寄托着人们对年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四季平安”的祈愿,特别是在过去十年九旱的河曲山村。在罗圈堡龙王庙的壁画上,完整地记录了古人的龙王信仰内容和龙王行雨的神灵组织体系,反映了河曲民间农民信仰的心灵世界。观壁画风格及人物造型,带有明晚期壁画的鲜明特征。虽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损毁,但画面采用堆金沥粉的传统手法,色彩鲜艳,人物刻画生动、情节精彩,为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责任编辑: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