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旅游局批准公布的《旅行社老年旅游服务规范》将从9月1日起实施,其中特别规定旅行社不得拒绝老人参团。
三大亮点
不设年龄限制,不得拒绝老人参团
今年80岁的刘奶奶身体硬朗,本想一个人报个夕阳红团出去玩,但一听说她的年纪,好几家旅行社都拒绝了,有的委婉表示“团已经报满了”,有的建议刘奶奶要么请家人陪同,要么就在近郊玩玩算了。
工作人员都不约而同地表示:75岁以上老人出游,需要家属陪同,或者提供医院的健康体检证明,包括呼吸道、心电图和血压证明,以及家人的免责协议,要不然他们不敢随便接团。如果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原则上都不予接待。
记者了解到,按照即将实施的《旅行社老年旅游服务规范》,老年旅游者是指年龄在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的消费者。组团社应与保险公司就旅游意外险的投保年龄上限进行沟通协商,采集老年旅游者详细信息,包括个人健康情况、通信方式、紧急联络人信息,老年旅游者应当面签字,75岁以上的老年旅游者应请成年直系家属签字,最好由成年家属陪同。
保障老人安全,包机包船都需配医生市民陈先生退休后每年要出游三四次,儿子最担心就是安全,“景点人多车多,估计旅行社不会对老人这么上心,我就怕爸妈出门在外遇到安全问题,心里总不踏实。他们毕竟60多岁的人了,腰腿都不利索,就连坐车时间长都容易伤到腰。”
为了保障老人安全,《规范》要求,应选择具备紧急物理救护等业务技能、了解一般医疗常识、具有至少3年导游从业经验、做事细致耐心的导游/领队全程随团服务。包机、包船、旅游专列和100人以上的老年旅游团应配备随团医生服务。
所谓随团医生,是指为老年旅游者提供保健知识、紧急救助、非处方药建议以及协助医生救治的医务工作者,需持有有效的医师执业资格证。
保证旅游体验,连续乘车不超2小时今年67岁的朱先生喜欢和老同事一起旅游,仅去年一年他就去了成都、黄山、三亚、内蒙古和台湾。朱先生开心之余,唯独不满意的便是路上行车时间太长。“坐长途汽车特别累,坐三四个小时是常事,都没心情看风景了。”
记者发现,《规范》从老人角度出发,提出各种“硬杠杠”,保证老年游客的旅游体验。
由于老年游客体力有限,不适合过于紧凑的日程安排。《规范》提出,整个行程应节奏舒缓,组团社应选择符合老年旅游者身体条件、适宜老年旅游者的旅游景点和游览、娱乐等活动。
交通方面,《规范》明确,老人连续乘坐汽车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每个景点应安排充裕的游览时间,且连续游览时间不宜超过3小时。乘坐火车应安排座位,过夜或连续乘车超过8小时应安排卧铺,宜尽量安排下铺。客车座位安排应适度宽松,宜保持15%的空座率。
《规范》还要求老年游产品宜一价全包,不宜再安排自费项目。如果老年旅客有购物需求,应选择明码标价的购物场所。
两点关注
非强制性规范,能执行下去吗?
中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规范》起草人之一虞国华表示,《规范》只是国家旅游局下发的一份指导性文件,并不具备强制性,关键还得看有多大程度落实,具体执行还是以签订的合同为准。这份导向性而非强制性的《规范》,意义在于,消费者在选择老年游产品时可以对照“
打勾”,明辨良莠,优化选择,而旅行社和旅游网站对如何深耕细分市场、升级创新产品也有了方向,这对供需双方来说,都是好事。
价格可能上调,老年人会接受吗?
《规范》实施后,可以督促旅行社改善自身的产品和服务。不过,按照规范打造的老年旅游团,价格必然有所上升,这也是老年人和旅游企业最难达成共识的地方。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王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