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特点
缺乏现象级缺乏黑马片
今年暑期档的影片豆瓣评分普遍偏低,多数影片得分徘徊在5分左右。在票房排名前十的影片中,有3部影片的豆瓣评分在6分以下,4部评分在6分-7分之间,2部评分处于7分-8分之间,8分以上影片仅有一部《X战警:天启》,票房与口碑双丰收的多为进口片。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今年暑期档影片质量堪忧,口碑却明显下滑。
暑期档也缺乏一些“爆款”影片,院线人士也称难选出黑马片。有票房专家认为,《使徒行者》算是比预期票房高的影片,原本预期2亿-3亿元,最终达到5.81亿元。影片虽跟剧版的评分和口碑有一定差距,但较成功,且档期内无太大劲敌,最终突出重围。
香港导演票房口碑双收
几部内地与香港合拍、由香港导演执导的影片都获得了不错的票房和口碑。
除了《使徒行者》外,由梁乐民、陆剑青的《寒战2》延续佳绩;陈木胜的《危城》斩获了1.67亿元;杜琪峰执导的新片《三人行》告别了去年《华丽上班族》的票房失意,获得超1亿元的票房。
朋友圈电影依然卖不动
和以往一样,那些在朋友圈、在影评网站获得高口碑推崇的影片,今年暑期都票房惨淡,或是和预期有较大差距。《哆啦A梦:新·大雄的日本诞生》在日本取得了连续三周票房冠军的好成绩,但在内地票房刚刚过1亿元。高口碑的《海洋之歌》仅得1536万元。印度最卖座大片《巴霍巴利王》在内地票房仅有749万元。《火海凌云》在俄罗斯狂卷约2亿元,但内地票房仅3050万元。《海底总动员2》在内地2.54亿元的成绩与北美有很大差距。文艺片境况也不太乐观,《路边野餐》收获643万元票房基本收回成本。
大数据助力电影营销
今年暑期档“票补”大幅减少,《致青春2》《绝地逃亡》《夏有乔木》《封神传奇》《盗墓笔记》等多起保底发行落败。
电影营销方面,大数据也越来越被重视,在暑期助力了电影宣发,像《魔兽》《寒战2》等都是实例。百度李彦宏透露,曾助力《魔兽》宣发,利用用户画像功能来提升票房,“通过用户画像把可以影响的人群从摇摆(状态)转化成真正去看电影的。片方认为如果有5%的票房提升就很满意了,最后实际上提升超过了200%。”
“IP电影”成槽点阵地
IP电影成为吐槽密集的“多发地”,在剧本、制作、主演演技等方面引发了争议。《封神传奇》虽投资巨大,但雷点引发全民吐槽。《盗墓笔记》口碑两极,主演“强组CP”也成为槽点之一。
《致青春2》《夏有乔木雅望天堂》《所以和黑粉结婚了》《在世界中心呼唤爱》《泡沫之夏》等口碑也是跌至谷底,青年主演表演生涩、CP感不够强、剧本硬伤等问题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