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吴天明(右)生前指导演员拍戏。有人认为吴天明性情刚烈,不会赞同别人替自己跪求排片。
扑通一声下跪,竟然让一部影片起死回生,创造了票房暴涨的奇迹。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吴天明导演的遗作《百鸟朝凤》本来票房惨淡,由于63岁的出品人方励在视频直播中跪求排片,该片意外成功逆袭,最高单日票房破千万元。目前,该片总票房接近2700万元,俨然成了一匹文艺片黑马。
《百鸟朝凤》于5月6日公映,虽然有张艺谋、陈凯歌、李安等众多业内大导演站台力挺,但首日票房很惨,上座率也很低。到了上周四,该片上映一周票房累计仅400万元左右,全国排片场次比例也已经降至1.2%,影片面临下线的危机。当晚,出品人方励现身某网站直播平台,他磕头痛哭,称只要影院经理能够在周末给影片排一场黄金场次,自己愿意给对方下跪。
方励这“惊天一跪”,引起业内外哗然,相关话题随即刷爆网络。第二天,有院线开始自发呼吁增加排片,更多普通观众也得以从新闻报道中知晓这一影片。当天《百鸟朝凤》单日票房破百万元,呈现逆袭的势头。在接下来的周六,该片的排片比例猛涨至4.5%,一举斩获900万元票房,单日票房收入仅次于《美国队长3》《超脑48小时》和《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位列第四。昨天,《百鸟朝凤》的排片比例进一步增加至7.4%,单日票房突破千万元,规模相当于中等商业片。
在方励下跪事件发酵后,很多观众怀着好奇心去影院看《百鸟朝凤》,导致上座率倍增,部分场次爆满。“在方励下跪之前,《百鸟朝凤》的上座率低到快没人看了。但这两天,影片的上座率非常高,黄金场次的上座率高过其它影片,甚至要加排场次。”首都电影院经理于超说,可能是之前从来没有人为排片去下跪,这一跪反而成了新闻,对影片是一种宣传。
《百鸟朝凤》意外翻身,之前内地文艺片也从未有过类似先例。业内人士分析,按正常的市场规律,该片原本票房最多也就500万元左右。然而,按目前的排片走势,该片的最终票房有望达到4000万元左右,这也意味着方励竟然跪出了约3500万元票房,堪称一跪值千金。在于超看来,很多影院接下来还会保持一些场次,长线放映此片。
不过,业内外对方励下跪的做法争议激烈,有人称赞其行为是不计个人尊严的壮举,也有人批评他在炒作,起了电影营销坏榜样的作用。“表面上看,方励的壮举仿佛证明了下跪的有效性,但任何市场规则以外的举动,其实都不利于市场的成长和发育。仅仅看到效果,只会加剧人们对功利手段的依赖和认同。”上海影协副主席石川说,今天方励下跪,明天说不定就有人写血书,那谁还会遵守市场规则?
除了下跪比惨,文艺片还能咋办?
牛春梅
《百鸟朝凤》凭借方励一跪而华丽逆袭,但这一跪打的是情怀牌,有已逝名导的遗愿,有传统文化的坚守,有国产文艺片一直自带的悲情色彩。种种因素累加,恰好碰到了观众的痛点,让《百鸟朝凤》跳出文艺青年的小圈子成为一个社会现象。
这是一次成功的营销案例,却无法复制。对中国文艺片而言,依然是千疮百孔的残酷现实。方励的下跪固然刺激眼球,吸引了不少看热闹的人,但下一次还能通过下跪来营销吗?有人发现,对《百鸟朝凤》的支持,其实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同档期文艺片上映空间的挤压,如忻钰坤导演的《再见,在也不见》的排片场次就极少。近些年也有不少文艺片搞悲情营销,去年王小帅的《闯入者》上映时,就曾发公开信求观众力挺,但最后收效甚微。
除了下跪磕头之外,文艺片的营销还能做什么?其实,回望中国文艺片这些年走过的道路,虽然艰难但也一直在缓慢前行。2004年贾樟柯导演的《世界》票房只有120万元,2006年的《三峡好人》超过200万元,及至2015年的《山河故人》票房最终超过2000万元。同样是2015年,忻钰坤导演处女作《心迷宫》的成本只有170万元,但票房超过1000万元。在440亿元的全年票房中,一两千万元几乎可以忽略,对文艺片却意义非凡,意味着文艺片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市场,锁定属于自己的观众。
(责任编辑:武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