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8日消息(记者门庭婷)2025年7月4日,CBRE世邦魏理仕发布《2025年上半年北京房地产市场回顾与展望》报告。报告指出,2025年上半年,北京办公楼市场科技中心去化领先,供需结构稳步改善;商务园区市场产业集聚效应加持,新租需求回暖;物业投资市场投资类交易活跃度回升,价格下调、政策支持共促交易落地。
办公楼市场:科技中心去化领先,供需结构稳步改善
2025年第二季度,位于石景山和菜市口的两个新项目交付使用,为市场带来14.8万平方米的新增办公面积。上半年,全市新增供应总量为18万平方米,已经完成全年预期总量的83%。
市场情绪延续向好,上半年全市新租交易总面积同比上涨33%。上半年搬迁交易数量与面积同比双增,随着议价能力的扩大,企业可以以更低的置换成本,调整办公选址布局,实现业务、人才等资源聚合迭代,推动中关村、金融街等产业资源集中且租金成本显著回调的子市场搬迁交易面积同比大幅提升。企业扩租决策保持谨慎且面积偏小,以保证聚焦核心业务、渐进式扩容的要求。上半年新租需求的三大主力行业依次是TMT(40%)、金融(20%)和专业服务(12%)。从需求面积段看,5000平方米及以上大面积交易数量呈温和回升的态势。
新租需求稳步改善,叠加优质楼宇大面积退租减少,本季度全市净吸纳量环比攀升至 14.5 万平方米,上半年累计达25.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倍。虽受新增供应影响,但空置率仍持下行态势,上半年累计下降0.8个百分点至20.2%。从子市场看,中关村、奥体、望京三大科技中心区凭借人才及产业链等优势,成为头部科技企业战略布局的首选,上半年90%的万平方米级租赁交易落位这些区域,净吸纳量合计占全市的80%。其中,中关村空置率本季度在众子市场中率先降至单位数(8.9%)。
世邦魏理仕华北区顾问及交易服务部 | 办公楼 |租户负责人袁慧指出:“下半年仅有一个新项目预计在年底投放至新兴区域。尽管缺少新增供应,存量可租面积仍然充裕,租户仍可获得高性价比的空间解决方案。此外,北京市政府近期出台多项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国际一流‘北京服务’、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等方案,预计对吸引总部、研发、外资等需求起到积极作用。”
商务园区市场:产业集聚效应加持,新租需求回暖
2025年第二季度,北京商务园区市场未有新增项目入市,全年上半年新增供应量全部集中于一季度,共录得五个新项目,共计体量48.2万平方米。
本季度净吸纳量录得9.5万平方米,市场新租需求延续回暖态势且呈现多元化。在市场租金下行的刺激下,TMT和文体娱乐等行业的搬迁需求加速释放,其中来自多个区域的文体娱乐租户换迁集聚至电子城区域成为一大亮点。此外,以汽车及配件为代表的消费品制造也体现产业集聚效应,小米、奔驰等龙头企业带动多个上下游企业落位亦庄经开区。上半年全市累计净吸纳量达25.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6%,为2022年以来的同期峰值。在新型制造园区集中交付及芯片、半导体产业发展带动下,医药健康与工业品制造合计占据新增需求近80%,成为租赁市场主引擎。
世邦魏理仕华北区董事总经理刘焕丽指出:“下半年,北京商务园区市场预计将迎来五个新项目共计体量约40.3万平方米入市,其中四个项目具备‘研发+中试+生产’复合功能,主要分布于北清路、亦庄等先进制造集聚区域。”
物业投资市场:交易活跃度回升,价格下调、政策支持共促交易落地
2025年上半年,北京物业投资市场共录得20笔交易,累计成交总额约151亿元,同比下降34%。其中第二季度录得11笔,总额为58.2亿元,交易金额环比下降37%,同比下滑52%。整体来看,机构投资者态度依然谨慎,市场以5亿元以下中小体量交易为主。
从买方结构看,自用型企业持续活跃,本季度办公类交易中有三笔为自用,包括某能源企业购入东二环改造项目作为总部办公、某TMT企业通过法拍购得中关村软件园独栋,以及某矿产企业购入丽泽办公楼层。上半年共录得11笔自用交易,成为成交的重要支撑。
随着价格持续下调,核心区优质资产交易加速。本季度出现数个以低于周边均价或此前自身报价实现快速成交的案例,体现出价格合理化对市场流动性的正向带动。政策导向属性的资产持续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包括朝阳园租赁型公寓、昌平办公改保障性住房项目、通州园区办公独栋。这些交易响应了租购并举、区域功能优化等政策的同时,且均可作为公募REIT底层资产来实现退出,叠加其稳定的收益,吸引投资者理性的布局。
世邦魏理仕华北区投资及资本市场部负责人李浩表示:“近期公募REIT上市重新活跃,加上扩募机制推进、资产入池标准优化、项目类型拓展等积极信号释放,使得零售物业、仓储物流、新型制造园区、长租公寓、数据中心等相关资产类型备受投资者关注,已上市公募REIT回报率和价格表现也成为大宗交易锚定的标尺。短期内资本化率仍将维持高位,但融资环境的改善有望推升下半年交易活跃度。”
(责任编辑: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