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消息(记者董楠)近期,主流上市车企陆续公布了财报。央广网汽车频道梳理发现,上半年,主流车企净利润增长超半数,比亚迪汽车、上汽集团、吉利控股在营收方面位列前三甲。同时,受到产品结构和细分市场影响,广汽集团、长城汽车等,营收或净利润出现下滑。
新势力中,零跑汽车在今年二季度首次实现季度盈利,小米汽车、小鹏汽车、蔚来汽车等都提出了今年内实现盈利的目标。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1-6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其中,汽车国内销量1257万辆,同比增长11.7%;汽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
在国内与出口市场双增长的情况下,不同企业间仍然存在结构性发展差异。
超半数车企净利润增长
主流上市车企公布的财报显示,上半年超半数车企营收、净利润实现增长,其中比亚迪汽车、上汽集团、吉利控股的营收位列前三,并保持营收、净利润增长。上半年三者营收分别为3713亿元、2943亿元、1503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3.3%、6.23%、27%。扣非净利润层面,上汽集团、吉利控股相比去年同期增长分别达到432.1%、102%。

主流车企上半年财报业绩 数据来源:财报公开数据 制表:央广网
说明:因部分新势力财报为季度数据,因此不在半年报数据中统一呈现
对于扣非净利润增长,上汽集团在财报中称,主要因销量实现较快增长,并提高运营效能、有效控制成本费用等原因。
除头部车企外,其他车企也各有亮点。赛力斯汽车上半年营收虽有下滑,但扣非净利润增长达到72.14%,以28.93%的毛利率领跑行业,较去年同期提升4.87个百分点。赛力斯汽车在财报中称,高端智能电动汽车销量的显著增长,带动了公司利润大幅提升。
长安汽车营收微降,然而扣非净利润实现 26.36% 的同比增长,毛利率为14.58%,较去年提升 0.71 个百分点。从销量结构来看,新能源与海外市场的拉动,成为提振长安盈利表现的重要力量。
长城汽车在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表现不佳,但其单车平均指导价却呈上升趋势。财报显示,单车平均指导价为17.05万元,同比增长2.9%;第二季度单车平均指导价进一步升至17.54 万元,同比增 2.1%,环比增长6.3%。
实际上,今年上半年传统车企的业绩回调,与内部调整不无关系,以上汽集团为例,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告诉央广网,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团的亮点之一就是去库存,将库存占用的资金收回,并组织研发生产,通过组织架构调整提升效率。
新能源与全球化双轮驱动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车企在财报中都提到了新能源转型和出海市场对业绩的拉动。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称,半年报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行业保持稳健增长。在乘联会对上市车企的整体统计中显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车企在收入、毛利、毛利率等方面都普遍较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出口量达到了同比10.4%的增长,达308.3万辆。其中,比亚迪汽车以超47万辆出口量位居第二,同比增1.3倍。
上汽集团的财报显示,MG 品牌通过调整产品结构、优化营销渠道等,成为前6个月在西欧销量最高的中国品牌,其中,上汽MG品牌在欧洲市场交付15.3万辆,同时,智己汽车也登陆东南亚及欧洲市场。
此外,尽管长安汽车、广汽集团今年上半年营收均有不同程度下滑,但是海外市场的表现好于去年同期,长安汽车上半年海外销量同比增长5.1%,广汽集团则增长超45%。
其中,广汽集团在财报中提到,其海外市场还在拓展阶段,今年上半年广汽集团海外导入4 款新车型, 新增进入10个国家,新增超100家网点覆盖,累计已进入84个国家和地区,建成超570个网点。
前罗兰贝格、现浅觉深知管理咨询创始人陆盛赟告诉央广网,从营收增长企业的市场表现来看,出口市场是很多企业的营收增长点。
新势力迈向盈亏点
相比于传统车企在努力调整产品结构,新势力们则开始接近盈亏点。
在小米集团财报电话会上,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回答投资人提问时表示,小米汽车业务二季度经营亏损收窄至3亿元,按照当前的势头,有望在下半年单月或单季盈利;但过去三年多投入超300亿元,累计亏损仍巨大,全面盈利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零跑汽车公布的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利润达3000万元人民币。小米刚起步的电动汽车业务在第二季度将运营亏损收窄至3亿元人民币,并预计有望在今年晚些时候实现盈利。小鹏汽车的净亏损减少逾一半,降至11亿元人民币。
随着财报发布,蔚来汽车、小鹏汽车都表示在今年第四季度有望盈利。相比于传统车企处于转型期,小鹏汽车、蔚来汽车则预期借助小鹏P7、乐道L90、ES8等新车型的市场攻势,拉动交付量增长。
张翔认为,目前很多新势力已经到了规模经济效益来说,比如零跑汽车目前的单月销量已经超过5万辆。“当销量到达一定规模后,每辆车分摊的研发费用、管理费用等就会变低,利润更高,就会盈利。”
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环境来看,张翔分析,目前整个新能源市场处于高速增长阶段,随着一些车企出局,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头部新势力的销量增长就会带动盈利。
部分车企仍处于阶段性调整
尽管多数主流车企上半年净利润表现稳健向好,但部分企业面临业绩调整压力,其中广汽集团上半年营收下降接近8%,并出现亏损,相比去年同期,净利润下滑达到771.11%;长城汽车上半年营收增长0.99%,但净利润同比下滑超过36%。
与此同时,赛力斯汽车则凭借产品结构优化,实现营收微降但利润大增,凸显市场复杂性。
关于净利润下滑,广汽集团在财报中提到,几款重点新能源车型销量仍处于爬坡期,未达计划目标,同时受到国内汽车行业竞争激烈等影响,导致收益下滑。
广汽集团在财报中还提到了转型节奏问题。既有销售体系与新能源转型需求存在结构性错配,销售渠道以原有4S店为主导,直营、代理、互联网等新渠道建设落后于同行业,营销体系效能提升较慢; 自主品牌一体化运营改革落地显效尚需时间,报告期内公司新产品开发效率提升和各领域成本控制仍在持续推进。
相比于广汽集团营收、净利润双降,长城汽车则是在上半年营收微增的情况下,净利润出现下滑。长城汽车在财报中没有说明净利润下滑的根本原因,不过,从销量结构上来看,以往承载长城汽车高利润的坦克品牌今年上半年出现了10.67%的下滑。
另一方面,在张翔看来,过去十年长城汽车错过新能源的黄金发展期,被比亚迪汽车、奇瑞汽车、吉利控股反超,“长城汽车扭转下滑局面需要扎扎实实做新能源,包括插混、纯电等技术的全面开发。”张翔分析。
与广汽集团、长城汽车不同,赛力斯汽车今年上半年营收微降但利润大增,相比去年同期,今年上半年赛力斯汽车的主销车型从问界M7变成售价更高的问界M9和问界M8,带动了净利润的提升。从过往业绩波动来看,不同产品周期对赛力斯汽车业绩具有直接影响,有行业分析人士认为,接下来的新品周期推进情况,或将直接决定其下半年的业绩走向。
(责任编辑: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