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头条>>正文
牢记领袖嘱托 决战深度贫困
2018年06月19日 10时18分   忻州在线·忻州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忻州一年来全市践行领袖嘱托决战深度贫困工作综述(下)

本报记者 栗 中 王国梁

时尚的衣服,开心的笑脸,脱贫后的神池县东湖乡妇女谈起如今的生活满脸惬意。本报记者 范 涛 摄

岢岚县贫困户受聘林业专业合作社在岚漪镇东街村东山种植油松,辛勤织绿,美化家乡增创收。宫清华 摄

攻坚击浪从兹始,东风鼓满万里帆。

跳出忻州看忻州,市委以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强化责任担当,践行“四个意识”,恪守履职奉献,对标前行奋进,让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在忻州持续生根开花结果,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打赢转型升级翻身仗,以实际行动和更大成效回报总书记对忻州人民的关怀和厚爱,以良好的成效向省委、省政府和全市人民交账交卷。

2017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聚焦深度贫困,集中力量攻坚,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在资金投入、工程项目、帮扶力量等方面向深度贫困县倾斜支持,全市攻坚深度贫困取得阶段性成效。

交账交卷 提升决战新境界

向人民交卷,向总书记汇报。忻州干部群众的共同心声是“习近平总书记是国家的掌舵者、人民的领路人”、“习近平总书记引领山西进入新时代”;流露出来的是对全市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自信自豪;展现的是牢记嘱托、不负人民重托的新时代风采。

忻州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巨大成效,根本在于习近平扶贫思想指导,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巨大鼓舞,在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在于市委、市政府强力领导、精心组织,在于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坚强拼搏。这是忻州决战深度贫困、决胜全面小康的根本保障,也是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动力。一年来,成绩多多,亮点多多,体会也多多。

——打赢脱贫攻坚战,提高站位是核心。脱贫攻坚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的底线任务,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民生性和严肃性,必须牢记责任使命,强化历史担当,以旗帜鲜明讲政治的态度,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提高政治站位,上下同心攻坚。

——打赢脱贫攻坚战,统筹统揽是关键。要始终坚持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动摇,以统筹抓攻坚,以统揽破难题。要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动员各方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支持脱贫攻坚、助推脱贫攻坚,要始终不渝地激发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凝聚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打赢脱贫攻坚战,精准施策是遵循。一年来,全市坚持统筹考虑、精准施策、分类帮扶,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重点帮扶,保障脱贫;对边缘贫困户结对帮扶,帮助发展;对脱贫户巩固提升,增收致富;对中等户大力支持,做大做强;对富裕户给予尊重,带动发展;对干部户从严要求,带动引领,全市“主动告别贫困、自觉向富裕看齐”的良好导向正在确立。实践证明,统筹兼顾、精准施策、分类帮扶,既是做好工作的基础,更是推动工作的遵循。

——打赢脱贫攻坚战,压实责任是保证。脱贫攻坚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是各级党委、政府共同肩负的重要使命和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必须层层压实主体责任、包联责任、帮扶责任和督查巡查责任,压实责任保证脱贫攻坚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

——打赢脱贫攻坚战,提振作风是重点。2017年10月以来忻州在全省率先开展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发现问题7680个,整改7553个,整改率98.3%。随着脱贫攻坚进入攻城拔寨的“冲刺期”,剩下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和“硬任务”,需要各级干部群众继续发扬忠诚担当、廉洁为民的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狠劲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不断把脱贫攻坚向前推进。

——打赢脱贫攻坚战,质量成色是根本。到2020年,在现行标准下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实现全面脱贫、全面小康,确保“不落一人、不漏一户”,必须做足脱贫攻坚的质量成色。要把脱贫质量放在首位,特别是要全面落实兑现贫困人口“三保障”政策,切实兜牢贫困群众最低生活保障线,实现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同时市委、市政府定期开展扶贫专项督查,建立稳定的脱贫长效机制和政策支撑体系,防止“被脱贫”、“数字脱贫”,严防新的致贫返贫和“虚假脱贫”。贫困地区发展产业缺什么?除了缺资金、缺技术,更缺人才,尤其是肯扑下身子,一心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市委市政府把脱贫攻坚一线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赛场”,采取领导干部包联帮扶、“三支队伍”驻村帮扶、县际结对帮扶,企村合作帮扶、社会力量帮扶的改革创新帮扶机制,强化“三基建设”,“选、育、管、用”四环联动,着重选拔出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市委着力锻造拉得出、冲得上、挺得住、打得赢的脱贫攻坚铁军队伍,并形成“好干部到脱贫一线去,好干部从脱贫一线来”的鲜明导向,提拔重用张尚富等一批优秀第一书记,表彰“一奖双模双先”脱贫攻坚先进集体131个、先进个人441人。

岢岚县赵家洼村第一书记陈福庆一年时间写下了三本厚厚的扶贫日记。在2017年的最后一篇日记中写道:幸福的生活不会从天而降,脱贫致富终归要靠贫困群众自己的双手来实现。“志智双扶”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久久为功,才能见到实效。这一年,赵家洼村18户人家全部整村移民搬迁。陈福庆和扶贫工作队员们也跟着乡亲们一起搬进了移民小区的工作站。陈福庆说,“只要乡亲们一天不脱贫,我们就一天不离开。”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在忻州,有2112名驻村第一书记在扶贫一线建功立业,这是一支飞得高远的“领头雁”队伍。扶贫路上,正是这些身先士卒的“领头雁”在引领和带动忻州群众攻克一座座深度贫困堡垒。

鼓点声声急,催人步步紧。脱贫攻坚,不仅要层层传导外部压力,还得处处激发内生动力。为了让贫困户真正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全市选树和开展向全国脱贫攻坚模范人物、代县段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刘桂珍学习活动,表彰“一奖双模双先”脱贫攻坚先进集体131个、先进个人441人。让典型以亲身经历谈脱贫,让贫困户对比感悟增动力,主动学习致富技术,并持续开展“传承好家风,争当文明户”活动,宣传表彰最美家庭102户,让脱贫路上新时代的“村风”倾情相伴,家风、民风相得益彰。

持续奋战 攻城拔寨再出发

2018年是全面脱贫、全面小康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决战脱贫攻坚、攻城拔寨的冲刺之年。非常之事,需要非常之举。“一县一策”,着眼解决关键突出问题,来自实践,来自基层,既是全市攻坚深度贫困的超常举措,也是对基层实际工作中普遍关切问题的具体应对,可以说是忻州集中攻坚深度贫困的2018版。

完成繁峙、神池、五寨、岢岚、河曲、保德6个县摘帽、679个村退出、12.1万人脱贫、近30万人巩固提升的任务。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要求严,是市委市政府首当其冲的重头戏,是全市“三大攻坚战”的硬堡垒。全市上下正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践行领袖嘱托决战深度贫困”为主题,进一步强化领导责任、全面对表对标、激活统揽效能、健全政策支撑、加大资金投入、激发内生动力。

在忻州,市、县、乡、村四级书记齐上阵,签下军令状,形成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统揽体系正在全面发力。

在忻州,小康路上,不落一人。面对艰巨任务,全市上下一心,全力动员,层层推进,立体攻坚战犹酣。

——众志成城,在整村搬迁上当好全省排头兵。把整村搬迁作为破解深度贫困的有效办法持续推进,对标高位,紧紧围绕“人、钱、地、房、树、村、稳”7个问题,实施“6环联动”,实现“2个全部目标”:即“十三五”剩余的整村搬迁村今年全部开工建设,年底竣工率达到65%以上;今年6个摘帽县整村搬迁村确保全部入住。

同时,通过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建房住房有效衔接、培育发展后续产业、维护社区治理稳定等工作,完成今年整村搬迁203个村,5772户、13791人。

从住了几十年的土坯房到现代化小区的六层楼房,从烧菜烧炭到燃气做饭,位于五台县东雷村的移民新区,让即将入住的每一户住户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齐心协力,在生态扶贫上下功夫。在一个战场打赢脱贫攻坚与生态建设两场战役。未来三年建设三个一百生态项目,即百万亩水源地生态工程,打造三晋水塔;百万亩沙棘林改造工程,构建富民产业;百强生态园林村绿化,奠基乡村振兴。今年重点实施好4.6万亩退耕还林项目,34.23万亩林业生态治理项目,全市森林护林员稳定在6984人,30万亩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22.2万亩特色林产业项目,带动全市36%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

——众擎易举,在产业扶贫上见实效。继续实施9+9产业扶贫工程,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着力打造10亿斤优质杂粮生产和加工基地,组织贫困户积极参与建设中国杂粮之都产业融合园区、中国杂粮产业特色优势区、中国杂粮产地交易市场、好粮油示范市和“三品一标”区域公用品牌工程,把忻州建成中国杂粮产业核心区。巩固完善4个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成果,争取再有2个国家级贫困县列入示范县,力争全市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全市村级光伏扶贫电站1439痤,总规模36.576万千瓦,规模占全省121.35万千瓦的30.14%,容量位列全省第一;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共计12个,总规模38.5万千瓦,规模占全省120万千瓦的32.08%,容量位列全省第一。加快光伏扶贫工程建设进度,确保8个集中式电站和1350个村级电站在6月底前全部投入运营,并做好运营维护和收入分配工作。黄河、长城、太行山三大旅游板块开发项目优先向贫困县倾斜,切实提高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在旅游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水平。

——戮力同心,在统筹统揽上再聚力。继续坚持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动摇,实行举市体制,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各级各部门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职责、第一标准。市级统揽强化“职能”转变,县乡下沉强化“势能”转移,综合生成强化“效能”转换,健全完善脱贫统揽的责任、工作、政策、投入、帮扶、动员、监督、考评八大体系,实现横向同频、纵向共振,统揽无遗漏、统筹无死角。

——同舟共济,在政策落实上出实招。全面落实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危房改造、社保兜底等扶贫政策,把政策兑现作为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的核心举措,建立健全“113”政策落实推进机制(建立政策任务清单,建立定期报告制度,建立责任、督查、评估三个体系),解决贫困群众政策知晓率低和政策落实不准不细不到位等问题,把“三农”普惠政策、部门优惠政策和扶贫特惠政策落实到村到户到人到位,让群众在政策落实中得实惠、见实效。

——聚沙成塔,在整村提升上求突破。以2016年、2017年退出的贫困村和2018年计划退出的贫困村为重点,依托投融资平台,整合各类资源,加快完善水、电、路、网、房及环境整治等6个方面的基础设施短板,提升贫困村学校、卫生室、文化站等公共服务。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实施贫困村电力改造提升工程;投资30亿元建设农村公路2900公里;努力实现通信网络全覆盖;完成10个贫困县9739户危房改造任务;完成150个村特色风貌整治工程。

——同心同德,在激发内生动力上谋创新。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扶德相结合,市委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打好精神扶贫主动战的实施意见》,通过创新帮扶方式、加强教育引导、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加强典型示范引领、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活力等方式,激发干部“ 三立”:即立下军令状、立下愚公志、立下千秋业。推动“三个转变”:即由注重外因向内因与外因并重转变;由注重物质扶贫向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并重转变;由注重干部帮扶向干部帮扶与群众自主脱贫并重转变。实现“三个精准”:即帮扶对象精准;帮扶措施精准;帮扶力量精准。逐步增强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信念和能力,引导贫困群众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脱贫,提升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成色,在全市范围内营造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社会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摆脱贫困,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的根本目的。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唯有实干,方能决胜。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忻州正以愚公移山的意志和艰苦奋斗、顾全大局、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精神,下好“绣花”功夫、做好“精准”文章,干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交出一份漂亮的“忻州答卷”。

行百里者半九十。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市委、市政府立足担当新使命、完成新任务、谱写新篇章,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决心、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焦点不散、靶心不变,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带领全市干部群众投身到实现伟大梦想的奋斗中。

一年回眸,一组组喜人数据,昭示着忻州脱贫攻坚斐然成绩。“关怀之光”标注新方位,“嘱托之光”注入新动能,“奋进之光”开启新未来。脱贫攻坚“第一民生工程”正在托起贫困人口的新梦想。迎着东升旭日,承载梦想航船,驶过波澜壮阔的一年,干部群众满怀豪情驶向新航程。

展望未来,忻州,在新的一年继续打赢脱贫攻坚这场输不起的战役中信心满满,一幅壮美的脱贫攻坚奔小康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相关链接:

牢记领袖嘱托 决战深度贫困(上)

(责任编辑:李冬梅)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