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任逢春)5月28日,我市召开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推进大会,进一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属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推进会、全省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工作会、全省企业家大会精神和全省转型项目建设年等一系列重大工作部署,全面总结2017年度全市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工作,安排部署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工作,凝聚全市力量,坚决打赢区域转型升级翻身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李俊明作重要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郑连生作具体安排,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朱晓东主持会议。市领导王珍、陈义青、王建廷、范晋昌、赵志坚、崔建新、王志东、赵新年、刘婷芳出席会议。
会议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实现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提出的五项重大任务之首。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在年度目标责任综合考核中,经济转型的权重最高,与脱贫攻坚一起在综合考核的基础上实行单独考核。去年我市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获得10个全省第一,但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考核全省倒数第一,影响全局,打了败仗,全市上下要深刻反省、痛定思痛、知耻后勇。从2017年全省考核情况看,我市转型升级这块短板是致命的;从相关指标和部门看,转型升级责任重大;从县(市、区)完成情况看,各有短板。要深入分析、全面剖析,自觉扛起“破零”达标、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历史使命。转型升级既是一项经济工作,也是一项政治任务,更是一项民生工程。转型升级不仅决定忻州的今天,而且决定忻州的未来。转型升级有时间表和责任制,是项历史责任。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认识转型升级,推动转型升级,加快转型升级,坚决打赢转型升级翻身仗。
会议指出,要强化历史担当,坚持辩证思维,统筹脱贫攻坚和转型升级两大战场。忻州发展最大的不平衡就是连片贫困,最大的不充分就是转型滞后。着眼忻州脱贫攻坚和转型升级两大历史任务,需要开辟脱贫攻坚和转型升级两大战场。我们要投身两大战场,动员两大主力,坚持两种打法,夺取两大战果。两大战场,即贫困县脱贫攻坚是第一战场、转型升级是第二战场;非贫困县转型发展是第一战场,脱贫攻坚是第二战场。两大主力,一是脱贫攻坚主力军,广大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是脱贫攻坚主体,还有包村领导等帮扶“八路大军”;二是转型升级主力军,即以各级经济部门、科技部门、开发区(园区)、企业家为主体的“四路纵队”。两种打法,作为贫困地区要改善发展方式,重点发展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产业,建立利益联接机制,抓好产业链和利益链;作为资源型地区要转变发展方式,重点发展中高端产业。实现两大战果,一是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决战完胜;二是坚决打赢转型升级翻身仗,今年退出末位,实现年年进位。投身两大战场,动员两大主力,坚持两种打法,夺取两大战果,要统揽全局,统筹协调,积极处理好脱贫与转型的关系,以脱贫攻坚强化转型升级动力,以转型升级夯实产业扶贫支撑。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抓住主要矛盾,集中优势兵力创造性开展工作,同时打好脱贫攻坚战和打赢转型升级翻身仗。
会议要求,要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坚决打赢转型升级翻身仗。去年,我市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争第一不易,今年保第一更难,要践行领袖嘱托,决战深度贫困,交出合格答卷。去年,我市转型升级考核全省倒数第一,我们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也没有任何借口,只能孤注一掷、背水一战,绝地反击,退出末位。我们必须强化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管理创新、环节创新,为转型升级创造浓烈的创新氛围、创新文化、创新导向。必须坚持“全面对标”这个基本方法,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价值导向的统一。既要看到压力,更要看到机遇,指标、目标、风标变化的时候往往也是超越的时候,要瞄准超越的目标,精准、精细、精确对标。要增强信心、冷静看待、科学分析,既要找准短板,又要彰显优势,关键要奋发有为,狠抓落实,在两个战场上靶向打击,步步为营,打好每一仗。
会议指出,要在六方面做好转型升级工作。第一,在规划与指导上,要把握高度,突出精度。必须清醒地把握转型升级的大背景、大趋势,全市上下要强化不转没出路、慢转就落后的理念,必须准确把握转型升级的新标准、新要求,始终坚持转型为纲、产业为王、创新为上、改革为要,要做大优势,补齐短板。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将转型升级内容纳入市委常委会1+3季度经济运行分析制度,做到底清数明、精准指导。第二,在产业和项目上,要突出转型、推动转型。核心要在六大主战场主阵地,突出新动能培育、新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要紧盯产业项目不放,紧盯相关指标不放,紧盯落后的县(市、区)和部门不放,大力推动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大力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要把功夫下在招商引资、招财引智和项目落地上。要落实责任制,将县细化到干部和岗位。第三,在协调与环境上,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坚持以改革促转型,坚持以开放促转型,坚持以环保倒逼转型,坚持以环境保障转型。第四,在市场与人才上,要激活主体,突出创新。要以更大力度推进创新发展,补齐我市创新驱动短板,要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和科技人才的主力作用,在新一轮的人才大战中有所作为,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要全面深化企业改革,扎实推进国企改革和转型升级。要为企业家放心干、放胆干、放手干撑腰做主,要发挥金融在区域经济转型中的发动机、产业升级中的推进器作用,切实激发活力。第五,在责任与担当上,要强化主责,聚焦主业。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区分开来”的重要要求,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市县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对转型升级要做到指标到人、台账管理、动态调控、年底交账,并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党政部门的每一位班子成员,都要联系一个产业园区,抓好一个以上转型升级示范项目。相关部门都要对标履职,量化到人,共同推动今年转型升级考核指标应统尽统、能升尽升、能增尽增、全力破零。第六,在考核与问责上,要分类实施,从严要求。在今年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考核中排后三位的要公开作出检查。
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区域经济转型升级重大深刻的历史现实意义,积极面对忻州区域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严峻形势,从特殊的历史原因、独特区情特点、错失的历史性机遇和自身工作方面,深入分析我市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缓慢、动力不足、态势不优等深层次原因。转型升级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不断理清大思路,在思想观念、城乡布局、产业结构、社会治理、干部队伍五方面同时推进,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当前全市上下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思想观念转变,树立开放、市场、竞争、法治、创新、服务、诚信观念,弘扬忻州传统文化,打造忻州产业为重、项目为上、敢为人先、群策群力、滴水石穿的时代文化,建立起转型升级新的语言环境,打造干部群众共同的心灵高地。要大力推进现有产业升级和新型产业的落地,打造忻州的核心竞争力。要始终坚持以产业为基础,着力推动空间布局的调整,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区域发展。要按照三个门户、三个集散地和六大板块布局安排,推动新上项目向开发区集聚,发挥好开发区的主引擎作用,加快发展工业园区,差异化发展农业园区,实现文旅园区后来居上。要推动城乡布局调整,及时推进农民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型,推动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要牢牢抓住干部队伍这一骨干,在实践中考核识别干部,切实形成良好导向。
会议指出,要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着眼长远发展目标,认真做好当前的事。要充分认识当前转型升级任务的艰巨性,各县(市、区)要准确把握目标要求,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高质量增长;要突出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准确掌握各项指标的内涵和外延,通过指标任务的完成倒逼实现转型升级。当前,要突出把握产业这个基础、项目这个抓手、企业这个主体、开发区这个平台、区域发展这个主题、创新这个根本的动力,突出环保倒逼的方向、人才资源的导向和服务这一保障,对标考核指标要求,全面分析各项转型指标完成情况。要切实加强领导,着力攻坚克难,努力营造公平有序诚信的营商环境。真正把转型升级、项目建设、重点工程放在手上;要把握正确方向,以有利于忻州发展为原则,破解重大问题,严明奖惩制度,形成强大合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越来越美。
会上,王建廷通报了2017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等次评定结果,赵志坚宣读了《关于表彰2017年度全市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先进单位的决定》,市发改委、原平市、忻州经济开发区负责人进行了表态发言。
参加会议的有市四大班子领导,其他厅级领导,市人大、政府、政协秘书长,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产业园区负责人,市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和企业代表等。
相关链接:
【社论】汇聚全市力量 打好两大硬仗
(责任编辑: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