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峰雷)3月7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李俊明率队赴太原,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大目标”,聚焦忻州“六大主战场主阵地”,与省扶贫办、旅发委、农业厅、水利厅、林业厅等省直厅局进行沟通对接,谋划落实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旅游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工作。李俊明表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两会”精神,在省直厅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力打造三大旅游板块,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谱写好新时代忻州发展新篇章。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志坚,市委常委、秘书长崔建新参加沟通对接。
忻州是全省脱贫攻坚最大的主战场,今年有6个县要脱贫摘帽,占全省脱贫任务的1/3多,是五年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一年。在省扶贫办,李俊明就当前脱贫攻坚的突出问题与省扶贫办主任刘志杰交换意见,希望省扶贫办进一步加强对忻州脱贫攻坚工作的支持和指导。他指出,忻州上下要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省委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会议的安排部署,把提高脱贫质量摆在首位,聚焦深度贫困,突出整村搬迁,推进产业扶贫、就业培训、生态扶贫、保障兜底、整村提升,分类指导、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确保忻州6个县实现脱贫摘帽目标,确保忻州脱贫攻坚连战连胜。
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是忻州落实产业扶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在省农业厅,李俊明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新时代“三农”工作,与省农业厅厅长乔建军进行洽谈,希望省农业厅继续加大对忻州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加大农业扶贫政策支持,多在忻州搞试点工作。李俊明指出,忻州是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大的主战场,实施乡村振兴,首先要摆脱贫困,抓好产业兴旺这个重点,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做强“中国杂粮之都”品牌,延长产业链条,推进产业融合,拓宽和培育市场,持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在三大旅游板块开发中,忻州地位凸显,是全省唯一拥有黄河、长城、太行旅游元素的市。在省旅发委,李俊明就A级景区创建和长城博物馆建设等事项,与省旅发委主任盛佃清进行协商,共同推进三大旅游板块开发。李俊明表示,忻州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积极打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叫响世界品牌,推动全域旅游的发展,真正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忻州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全省七河生态修复工程中,涉及忻州的有汾河、桑干河、滹沱河、大清河4条,目前已启动实施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在省水利厅,李俊明就山西大水网建设、县域小水网工程、四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农村饮水安全巩固与提升等工作,与省水利厅厅长常书铭交换意见。李俊明表示,忻州是大山大水大生态,是汾河、桑干河、滹沱河的源头,黄河流经忻州,从饮水思源和源头活水的角度而言,忻州水利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还有很大潜力。下一步将继续推动大水网建设,搞好县域小水网工程,保护水生态,优化水环境,为居民和工业用水提供保障,不断推进水利事业发展。
抢抓生态建设机遇,实施生态扶贫,是忻州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在省林业厅,李俊明就加强生态建设、推动生态扶贫等工作,与省林业厅厅长任建中进行座谈,介绍忻州情况。李俊明指出,忻州要在省林业厅的支持帮助下,立足于忻州是全省脱贫攻坚和生态建设两个最大主战场的实际,统筹脱贫攻坚与生态保护,按照生态功能区要求,抢抓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政策机遇,加快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等重大工程建设,开发生态旅游业、特色林产业和特色种养业,组织贫困群众在大地增绿、美丽家园建设中创业增收,实现脱贫增收和生态增绿“双赢”。
省直厅局负责同志表示,近年来忻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我们将继续给予关注和支持,认真研究忻州市提出的相关事项,共同推动忻州全面脱贫、全面小康。
(责任编辑: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