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初冬的繁峙县,一条条通村油路纵横交错,一排排移民新楼房整齐有序,一个个产业基地生机盎然……一件件扶贫实事、一桩桩惠民好事、一幅幅脱贫美景,让人真切感受到繁峙县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带来的喜人变化。
繁峙县属燕山至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管辖3镇10乡403个行政村,总面积2368平方公里,总人口27.42万,其中农村人口24.09万。贫困人口总规模24072户66113人。经建档立卡“回头看”及动态调整,“十三五”期间,全县贫困村213个、贫困户17642户、贫困人口49933人,贫困发生率18.2%。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脱贫任务重是全县脱贫攻坚的主要特点。
该县坚持精准方略,找准“贫根”,靶向发力。由县领导带领扶贫工作组,进村入户开展贫困户调查走访,摸清全县贫困人口情况,准确掌握致贫原因,夯实扶贫脱困基础。一是扶持对象精准。采取按收入倒排、群众评议等方式,把贫困对象精准识别出来。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梳理出致贫原因,按照户有卡、村有册、县有电子档案的要求,对贫困村、贫困户全部登记在册,并建立县、乡、村扶贫信息平台。根据扶贫对象获得的扶持和收入增长情况,实行动态管理。二是项目安排精准。2016年安排实施了133个项目。2017年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已安排项目52个,项目库共储存脱贫项目952个,2017年实施257个。三是资金使用精准。今年县财政投入扶贫资金3346万元,同比增长28.7%;整合17858万元用于脱贫攻坚。同时,充分发挥金融扶贫助推作用,“五位一体”金融扶贫模式在全县13个乡镇全面推广。四是因村派人精准。调整选派171个国家、省、市、县驻村工作队、177名第一书记和5043名帮扶干部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动员5000名党员干部对24418户66691名贫困人口全部实行永久性帮扶,每名干部最多包5户。五是脱贫成效精准。出台了贫困退出审核验收实施方案,严格标准程序,确保了脱贫成效的精准可靠,力争全县2018年底整体脱贫。
该县积极探索移民扶持新模式,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坚持“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起来”的原则,实行整体搬迁、梯度安置,把移民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与秀美乡村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进一步加大移民培训力度,让移民真正实现“安居乐业”。
2016年,在县城、砂河两个安置小区新建移民房290套,回购存量房152套,采取集中安置、分散安置和集中供养等方式,完成了1200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
2017年对“ 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模进行了重新调整。
通过精准确定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涉及11个乡(镇)253个村2430户584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73户3244人,同步搬迁1157户2597人。2017年计划搬迁909户2095人,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452户1049人,同步搬迁457户1046人,首批138套移民房以公开摇号方式分配到131户移民手中。
同时,依托扶贫移民点建在城镇、建在经济技术园区周边的有利条件,最大限度地安排移民户就近就业,并探索土地流转、托管、入股、委托经营等资产性收益扶贫机制,推进退耕还林、光伏项目、土地复垦增减挂钩、荒山造林“四个全覆盖”工程,加快旧村复垦、生态修复、土地置换流转,加快发展箱包加工、户用光伏产业,让搬迁移民户搬得出、稳得住、有产业、能致富。
该县坚持从实际出发,依托全县资源禀赋,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的根本举措,以“一村一品一主体”为抓手,采取“政府主导、经营主体引领、金融助推、贫困户参与”的四方主体联袂发展模式,盯紧盯实“五有”目标,以种、养、加、销、绿、新(新业态)、技(技能)为主线,将产业发展基础、贫困户发展意愿和产业效益相结合,将特色种植业、健康养殖业、生态林果业、中药材、农副产品加工业、家庭手工业、劳务业、旅游业、光伏产业、农村电商等脱贫产业落实到村到户到人。全县有产业项目贫困村覆盖率达91.1%,有产业项目贫困户覆盖率达77.9%,76个企业、337个合作社和贫困村、贫困户建立了不同的合作和联结机制。产业扶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近期召开的全省产业扶贫岚县现场会上该县作了典型经验介绍。
重点发展特色种植和中药材种植产业,2万亩富硒藜麦、3万亩优质马铃薯、3万亩优质豆类、1.5万亩优质胡麻等基地,带动39200名贫困人口实现人均增收580元。健康养殖业带动贫困户1200户3400人增加收入。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可辐射带动8900户农户,吸纳贫困户劳动力600余人,户均增收5000余元。上半年农副产品电商交易额达到5064万元,带动60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300元。实施绿色生态产业脱贫工程,发展特色经济林种植1.3万亩,县财政每亩补助600元,带动贫困户653户2033人实现增收。推进分布式户用光伏建设,全年预计发展5000户,发展村级电站125个。
该县制定出台《繁峙县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办法》,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县乡村年度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将帮扶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成效与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直接挂钩。组成4个脱贫攻坚联合督查组,成立3个业务指导组,开展督查指导。去年该县代表全省接受了国务院脱贫成效考核第三方评估。今年全市“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示范引领、深化脱贫攻坚”现场会在该县召开。全县脱贫攻坚统揽格局已经形成,全县上下真扶贫、扶真贫的工作氛围不断巩固。
该县压实帮扶责任,严格实行责任“双签”,把脱贫任务细化到县乡村三级党组织,落实到四支帮扶干部队伍头上。全县广大干部主动下乡“攀穷亲”,特困户都有了来自各机关单位的“贴心人”。同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和非公企业,以多种形式参与到全县的扶贫开发工作中来,努力形成大扶贫格局。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十九大代表、繁峙县第三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总经理沙万里主动与砂河镇小砂河村结对帮扶,先后投资240多万元为村里兴修水利、扶持产业发展。县矿产品公司在繁城镇安家山村实施土地整理暨现代高效农业项目,在有效改善土地种植条件的同时,带动了1000多贫困人口的就业;县中兴实业有限公司通过岗前培训,为573名贫困人口提供了就业岗位;县妇联积极开展“巾帼家政脱贫”活动,组织51名愿意从事家政服务的贫困妇女参加学习培训,有效提升了贫困妇女的就业技能。“晋绣坊”公司积极开展“巾帼巧手脱贫”活动,举办刺绣培训班,培训农村妇女300余人次,使贫困妇女通过转移就业和居家灵活就业实现脱贫。
县劳动部门牵头开展刺绣、箱包加工等特色技能免费培训,培训贫困人口1860人。建立健全“技能培训+劳务基地”就业对接机制,依托省建工集团培训80名贫困人口。今年以来,有6000余名贫困人口通过转移就业增加收入。(乔伟)
(责任编辑: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