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九大代表、市委书记李俊明在保德县桃园局村宣讲十九大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精神,并了解整村搬迁情况。本报记者 宫爱文 摄
本报讯(记者 任逢春)10月28日至29日,十九大代表、市委书记李俊明来到保德县,深入村庄、乡镇、企业、项目建设现场,带头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他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都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密结合实际,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忻州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各环节,使十九大作出的各项部署在忻州大地、在各级党政机关落地生根。市委常委、秘书长崔建新,副市长裴峰,市扶贫办负责人参加。
窑洼乡桃园局村是保德县今年已实施的7个整村搬迁村之一,旧房拆除、土地复垦都已完成,村委会引进五谷香公司整体流转承包村里土地,进行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农业产业化开发。李俊明详细了解村民搬迁去向,实地察看新建设施,听取各项计划。期间,李俊明还实地察看了保德县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了解户型结构和建设进度。他强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必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忻州是全省脱贫攻坚最大的主战场,脱贫攻坚是全市的头等大事,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实施举市体制,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力实施整村搬迁,坚决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向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交出合格答卷,向全市人民兑现庄严承诺。
杨家湾镇故城村因地制宜修复传统砖木结构建筑院落,充分凸显生土窑、靠崖窑、砖石窑为主的传统建筑特色,风貌整治效果明显。李俊明实地察看并随机走访刘培德、刘乃狗等建档立卡贫困户,得知村民对实施村庄风貌整治完全赞成后,他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党中央对三农工作作出的新的战略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各级各部门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项目建设是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预计明年10月份投运的晋能保德煤电项目,能够有效消化当地低热值煤,真正实现变运煤为输电的战略提升。已经投运的世忻铁路公司兴保万吨重载铁路,年发运量不断增长,对促进沿线资源开发、缓解区域公路运输压力、减少煤炭运输环境污染效果明显;国新能源保德煤层气热电联产项目有效利用当地煤层气发电、利用余热实施供暖,在改善局地空气环境质量、保障城市集中供热安全运行等方面意义重大;西府海棠酒业立足保德特产精深加工,带动贫困户靠种植红枣、海棠果、海红果脱贫增收,系列产品不断创新。实地调研了解后,李俊明强调,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市上下要紧扣党的十九大部署,将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改革发展全过程,紧密结合国务院42号文件精神,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争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全力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
在调研宣讲期间,李俊明利用一天时间,与市委扶贫领域监督检查组第四组的同志,共同参与了对保德县扶贫领域的监督检查。督查组一行,采取不打招呼、不设预案、临时定点抽检的方式,随机深入尧圪台乡红花塔村、韩家川乡官局村,入户走访王巨才、王治宽、王占宽、王贵明、韩步荣、韩秉荣等建档立卡贫困户、已脱贫户和非贫困户,详细了解村民收入及脱贫情况,对脱贫效果满意度,对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了解帮扶措施和扶贫工作人员到岗情况。李俊明强调,开展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是省委、市委作出的重要部署,各县(市、区)、各监督检查组都要全面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紧盯扶贫领域不正之风,通过自查自纠和监督检查拉出问题清单,建立整改台账,推动问题整改和责任落实,进一步提高脱贫成色,以严明的纪律为打赢打胜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
(责任编辑:籍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