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市委书记李俊明在五寨县前所乡都咀村调研农村建筑特色风貌整治。刘纪森 摄
本报讯(记者 任逢春)8月1日至2日,市委书记李俊明深入到神池县和五寨县,就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环保督察整改、农村建筑特色风貌整治、基层党建等项工作进行调研。他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7月26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扎实做好当前各项工作,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环境。市委常委、秘书长崔建新,副市长裴峰,市政协副主席、神池县委书记曹爱民,五寨县、市民政局、市扶贫办负责人等参加调研。
两天时间,李俊明深入农村一线、企业和项目工地、基层党组织,实地调研整村搬迁等项工作,与基层干部群众亲切交流。神池县义井镇整村搬迁安置点占地150亩,计划建设安置房240套,安置镇内5个村240户群众,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量的80%。李俊明实地察看院落规划、户型大小、工程质量、设施配套等情况,要求集中安置的新区建设,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当地农民生产生活习惯,坚持保障基本、安全适用,注重实用美观、方便生活,同步规划建设配套设施,提前谋划搬迁后村级组织后续服务管理工作。
李俊明还深入到神池县曦晟源饮料有限公司调研产业扶贫情况,鼓励企业围绕产业发展、产业扶贫,用好当地野生沙棘资源,带动更多的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五寨县清涟新村位于县城清涟河畔,是由14个行政村、1468口人搬迁形成的一个移民新村。李俊明座谈了解新村建设管理、后续服务、产业发展、群众收入、保障衔接等情况,对新村设立党总支,创新基层组织管理方式,组织引导搬迁群众发展养殖、劳务输出、运输和采摘等多种经营,保障搬迁群众稳定脱贫的做法给予肯定,要求根据新村特点积极探索适用管理模式,加强“三基建设”,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为后续整村搬迁积累经验。
李俊明十分关心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特别是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神池县义井镇石洼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交通落后,人畜饮水困难,是一个正在实施的整村搬迁村。李俊明在村民陈忠的院子里仔细察看雨水窖和饮用水窖的存水水质,详细了解用水成本,详细询问搬迁意愿,并察看整村搬迁协议,要求神池县按照整村搬迁规划,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尽快让搬迁群众入住新居,彻底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稳定增收致富。老有所养是民生大事。建有100张床位的五寨县清涟敬老院,实际入住54人,全县整村搬迁的五保老人供养得到有效保障。
李俊明与77岁的张生明老人唠家常,了解敬老院的服务状况和老人们的吃住满意度,祝福老人健康长寿。他要求相关部门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把敬老、托老事业发展好,织牢民生社会保障的兜底网。
利用当地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加快当地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步伐,是李俊明此次调研的一项内容。已分期移民搬迁的五寨县前所乡店坪村和窑子上村,地处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腹地五寨沟,李俊明详细了解村民苏丽奇扶贫搬迁政策享受情况,询问贫困户生态林管护员的收入,了解游客感受。他指出,发展乡村旅游要与整村搬迁有机结合,可以利用部分条件好的旧村房舍进行产业对接,由公司承接进行旅游开发,实现兴景富民。地处管涔山下的前所乡都咀村,距五寨县城仅5公里,省道、高速公路邻村而过,区位优势明显,正在按照规划进行农村建筑特色风貌整治。李俊明实地走访村民张利琴、刘尚文,询问生产生活,了解整治配套情况。他鼓励村民抓住有利时机,利用良好区位优势,积极参与风貌整治,发展农家乐旅游,多途径增加收入。
落实中央、省环保督察整改事项,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李俊明深入到五寨县光明中学旁污水治理现场,听取五寨县环保督察整改进展情况汇报,实地察看污水直排治理措施、管道铺设等。李俊明指出,各地要以中央、省环保督察整改反馈问题为线索,按照骆惠宁书记在中央第二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山西省情况反馈会上的讲话要求,提高政治站位,落实“五个强化”,举一反三整改,长期不懈抓好生态环保工作。对群众反映的污染问题,有的要通过实施工程化措施迅速整改,切实把抓整改的过程变成全面提高环保工作水平的过程。
我市长城资源丰富。李俊明实地察看了明长城龙元村段、项家沟段以及龙元一号堡、龙元二号烽火台保存现状,听取了神池县关于长城保护的汇报和下一步意见。他指出,忻州是长城资源大市,做好长城保护工作是各级各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有关县、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依法落实主体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宣传执法力度,切实保护好长城这一重要文化资源。
调研期间,李俊明在五寨县主持召开座谈会,就聚焦深度贫困,实施整村搬迁,听取了县乡村干部的意见建议。他强调,整村搬迁是破解深度贫困的有效办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期间对忻州的探索实践给予充分肯定,对整村搬迁“人、钱、地、房、树、村、稳”七个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我们进一步做好整村搬迁工作的根本遵循。省委要求忻州要先走一步,干好一步,市委把整村搬迁作为重大改革事项、重大民生工程、重大作风转变工程,作为干部作风转变的试金石,提出“四个覆盖”“三个纳入”的推进和保障措施。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和交账意识,坚持法规底线、群众路线、干部一线,用好“窗口期”,加快推进整村搬迁各项工作。要深刻理解、全面把握习总书记关于深度贫困地区要改善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切实把脱贫攻坚作为资金、项目、土地、政策、试点的重大机遇,把整村搬迁与经济发展、产业开发、项目建设等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谋划,协同推进,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