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长效机制完善服务平台优化营商环境
本报讯(记者 王文君)干部入企服务是适应新常态、创造新优势、激发新活力的生动实践,也是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大胆探索。我市率先在全省提出机关干部入企服务常态化、规范化,组建了服务企业办公室,建立了入企服务系列长效机制,全市机关干部入企服务步入制度化常态化。
2016年9月至11月,我市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千名干部入企服务活动,市县两级选派2355名干部,入驻596户企业,收集企业反映问题和诉求1174个,问题解决率达100%。优化了企业发展环境,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受到了各类企业的广泛好评。
千名干部入企服务工作结束之后,市委、市政府领导指出“入企服务时间到了,帮扶责任要留下,工作机制要留下,考核干部的机制要留下,用不走的工作组实现长效服务”。1月份,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建立服务企业长效机制的意见》,在全省率先提出了入企服务常态化、规范化。4月份市政府又下发了《关于做好服务企业常态化工作的通知》,对服务企业常态化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成立了服务企业常态化工作领导组,建立了服务企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提出了做好我市服务企业常态化工作的具体方案和工作要求。5月11日,市服务企业办公室正式挂牌成立,并组织召开了服务企业部门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
服务企业的核心是畅通问题受理渠道,及时解决企业困难和问题。市服务企业办公室在市经信委网站开通了服务企业专题,推送了山西省鼓励投资政策和综合性政策、产业发展政策、财政扶持政策、金融扶持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收费减免政策及其他扶持政策。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利用现有的门户网站建立了“服务企业专栏”,及时受理企业问题。同时,各部门、各单位变企业上报问题为不定期下企业了解问题,及时收集企业各类诉求。
入企服务的重点在于协调解决企业问题。市服务企业办公室接到省服务企业办公室转办的国电投山西铝业、太原钢铁公司峨口铁矿、中储粮山西分公司等企业问题后,立即进行了转办、分办,按期办结;市国土局、地税局、安监局和原平市、宁武县、忻府区服企办接到市服企办转办的企业问题后,认真研究,积极协调,及时为企业解决了问题。今年以来,市、县两级服务企业办公室共受理企业问题170个,其中:涉及省级层面问题12个,已上报省服务企业办公室,3个问题已办结;涉及市、县层面问题158个,目前已办结143个,办结率为90.5%。
近日,市委、市政府开展了优化营商环境“1+10”系列行动,“机关干部入企服务常态化”是十大专项行动之一,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建立了入企服务长效机制,分别建立了工业、服务、商贸、建筑、农业、交通等行业、领域困难企业帮扶联络员制度,完善了重点项目分包责任制,确定了困难企业和重点项目名单,帮助解决企业问题。二是建立完善服务企业平台,常年受理企业问题诉求,有针对性地协调解决问题。三是兑现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承诺,开展民营企业政策落实“回头看”专项督查调研活动,汇集梳理存在的问题,找准症结、打通梗阻,对共性问题集中处理,对个性问题专门解决。
目前,牵头单位市发改委、经信委、商务局、住建局、农委、交通运输局、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工商联等部门已制定了本行业、本领域的入企服务工作方案,确定了服务企业和项目,正在与企业对接和收集梳理问题。为确保工作顺利推进,组建了由范建民副市长任组长的入企服务专项行动领导组,领导组下设10个帮扶小组,分别由市经信委委领导带队,有关科室人员参加,对预增产值1亿元以上的7个重要增长点项目和34户重点企业、困难企业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的服务帮扶;市商务局6名局领导服务帮扶12户商贸企业;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共帮扶服务40户中小企业和5个重点项目。各县(市、区)也正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积极开展机关干部入企服务常态化专项行动,我市干部入企服务工作已步入常态化。
(责任编辑:籍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