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头条>>正文
保德县村企结对合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2017年07月13日 12时21分   忻州在线·忻州日报

全县83家民营企业与263个村集体经济未达3万元的行政村签订民营企业结对帮扶志愿书,开展帮扶活动,已投入帮扶资金306万元,全县341个行政村中有306个村已实现村集体经济“破零”,“破零”数达到89.7%

本报讯(记者 白如光)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更是贫困村出列、贫困户摘帽无可替代的重要支撑。如何补齐这一短板,确保保德县年内实现贫困县脱贫摘帽目标?保德县的做法是,以农村集体资产、土地、技术、市场和信息等生产要素为依托,以租赁制、股份制、承包制等为主要经营形式,充分挖掘和发挥集体资产效益,不断提升村级组织自身“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同时,积极引导民营企业结对帮扶村集体经济不达3万元的行政村,着力解决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不足、服务功能弱化等问题,为不断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目前,通过政府搭台、村企结对,全县83家民营企业与263个村集体经济未达3万元的行政村(128个贫困村,135个非贫困村)签订民营企业结对帮扶志愿书,开展帮扶活动,已投入帮扶资金306万元,全县341个行政村中有306个村已实现村集体经济“破零”,“破零”数达到89.7%,力争到11月底全部达到3万元以上,实现集体经济“破零”数与增实力双丰收。

保德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58个,占行政村总数的46.3%,238个村集体经济在3万元以下,有“空壳”村86个,年内要实现贫困县摘帽目标,必须补齐村级集体经济这块短板。为了夯实实现全面脱贫、全面小康的物质基础,根据村小村穷村多的实际情况,该县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依规、坚持统筹发展、坚持一村一策,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则旅,积极引导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利用自己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对建档立卡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全面发展壮大。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基层经验,借鉴外地做法,该县初步提出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10种模式,即资源开发型、资产盘活型、土地运营型、资本经营型、项目带动型、产业拉动型、招商引资型、服务创收型、文化旅游型、联合发展型。具体目标是:到2017年底,15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集体经济全部达到3万元以上,341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全部“破零”,并力争全部达到3万元以上;到2018年底,50%以上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以上,真正使村级组织有正常运转的经费,服务群众能力明显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得到充分巩固。

该县要求,各乡镇党委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乡村两级成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乡镇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职责,统一部署,狠抓落实,推动工作。财政、发改、金融等部门,要研究制定扶持措施和办法,采取项目资助、专项扶持、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办法,扶持发展一批示范作用大、带动能力强的集体经济项目。农业、林业、水利、扶贫等部门,要将涉农项目资金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倾斜。国土、科技、税务等相关职能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责,落实相关优惠政策,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并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建工作“联述联评联考”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之中。

同时,充分发挥县直涉农单位、下乡驻村工作队、农村第一书记的帮扶作用,为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提供帮扶支持和服务保障。对没有集体经济的要着眼于“破零”,对已经有集体经济的要着眼于发展壮大,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所辖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责任编辑:籍俊霞)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