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论贯彻落实市委四届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本报评论员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是如此。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贯彻落实市委四届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实现稳中求进、稳步向好,要求我们必须把握大势,抢抓机遇,主动作为,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我市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从国内经济来看,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更加明显,经济形势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质量和效益提高;从全省经济来看,经济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稳步向好的基础不断巩固。全国全省经济形势好,忻州才能好,这是最大的机遇。但也要看到,今年世界经济仍将处于缓慢复苏进程中,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很多,解决国内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的突出矛盾仍需要一段时间;我省经济总体上仍未走出最困难的时期,特别是我市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质量不高、动力不足的突出问题客观存在。我们必须树立宽广视野,保持清醒头脑,把握发展大势,坚持底线思维,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扎实办好自己的事情。
抢抓机遇,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要求我们必须脚踏实地、认清形势,明白有什么“机”可抢,有哪些“遇”可抓。这也是能否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关键所在。机遇即时遇,通常被理解为有利的条件和环境,抓住了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当前,我市发展经济要千方百计抢抓十大机遇,全力以赴做好以下工作:抢抓宏观经济政策机遇,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抢抓创新驱动战略机遇,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抢抓国际国内产业战略调整机遇,培育发展总部经济;抢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抢抓振兴实体经济机遇,加快工业强基步伐;抢抓培育文化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机遇,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抢抓扩大有效投资项目建设机遇,改善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抢抓国家和省试点示范机遇,推进关键领域改革;抢抓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机遇,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抢抓脱贫攻坚政策、项目、资金、试点机遇,增进民生福祉。
抢抓机遇,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必须强化学习,提高本领。机遇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要凭真本事、靠硬功夫。抢抓机遇首先是意识问题、认识问题,更是能力问题、水平问题,既体现我们对国家和省大政方针的敏锐度、洞察力,更体现我们对国家和省大政方针的消化吸收能力,体现领导干部的进取和担当。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沉下心来,认真学习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增强学习力、结合力、创新力、落实力。尤其是要按照市委四届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和十大机遇,认真研究本地、本部门、本单位抢抓机遇的具体措施、路径、步骤、方法,增强发现机遇、把握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的勇气和能力,在工作中掌握主动权。
抢抓机遇,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必须顺势而为,勇于竞争。机遇稍纵即逝,必须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争一流的使命感。我们要坚决破除按部就班、坐等机遇的不良习惯,克服那种认为不需要经过自己的努力和争取,项目、资金什么的就会自己送上门来的消极懈怠情绪;强化“抢”的意识,增强“抢”的能力,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想尽一切办法,团结一切力量,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抓住一切机遇,赢得主动。
抢抓机遇,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必须加强领导,强化考核。市委明确要求,今年每个县(市、区)、忻州经济开发区、五台山风景区管委会、市直重点(综合)部门都要从实际出发,争取一类省级试点,并列入对领导干部、领导班子的年度目标责任进行考核,形成全市敢改善思、先行先试、竞相改革、奋力争先的浓厚氛围。同时,要用好现有各级各类试点示范政策,不能争牌子时用劲,争上之后束之高阁。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抓住了机遇,忻州就能发展;反之,一切都会落空。让我们按照市委四届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坚定信心,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对标前行,苦干实干,实现全市经济稳步向好和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全面脱贫、全面小康进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籍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