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经济频道>>振兴乡村>>正文
忻府区庄磨镇太河村大学生村官王彦泽:用科技点亮农业新希望
2024年11月15日 10时02分   忻州日报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

王彦泽,1998年生,2022年通过专项考试成为忻府区庄磨镇太河村的一名到村工作大学生。从选择太河村开始,这个医科大学药学专业的大学生告别了所研所学,开始跨界成为一名“农民”。

太河村位于忻州城区西南32公里处,地处丘陵山区,受自然条件影响,农作物种植结构较为单一,主要种植玉米、高粱,且产量不高。

“选择农村,不代表选择躺平,我渴望在这里留下自己奋斗的足迹,更渴望能为村民做点实事。”这是王彦泽来到太河村后的打算。

农村工作,要想干得精,先得底子清。王彦泽来到太河村的第一件事就是走村入户了解情况。他走访了在村常住户,了解他们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与种植大户交流,了解他们发展面临的困境。在短时间内对村情民意,尤其是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短板和不足有了全面的掌握。

接下来,王彦泽结合掌握的情况,与村“两委”干部一同分析太河村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对策,通过排除成功难度大、操作性不强的产业思路,最后商定:出路还得靠引进创新技术、提高玉米单产。这一发展思路得到了区、乡两级的支持,得到了省农业农村厅调研组组长李慧芳总农艺师的高度认可。

明确方向,立即行动。2023年,王彦泽积极向省、市、区农业农村部门咨询,了解粮食单产提升、病虫害防治和蔬菜种植等相关扶持政策,力求为太河村的发展争取到最全面、最有力的资金支持。同时,在村“两委”的支持下,王彦泽与山西农业大学玉米所、有机旱作研究院、经作所、农学院等高等学府及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成功引进了玉米、高粱“一免五增”和“膜侧播种”等有机旱作高产高效先进技术和设备。

为了确保新技术在太河村得到有效推广与应用,王彦泽深入田间地头,为村民们耐心讲解技术要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疑惑,打消了村民们的顾虑,激发了他们参与新技术应用的热情。王彦泽还协助村民采购优质良种、除草剂等农资产品,组织举办玉米种植技术现场观摩培训会,吸引了30余名种植大户和村民代表参与。

经过王彦泽等人的一番努力,新技术逐渐推广开来。玉米种植在多个维度上实现了显著的效益提升,出苗率达92%,整齐度达93%,秸秆归垄还田,全生育期内秸秆自然腐熟,抗旱、抗病、抗倒性增强,水肥利用率提高20%,除草剂减少40%,农机作业次数减少2次,节支85元/亩,增产10%以上,综合增收230元以上。

今年,王彦泽和村“两委”再次向忻府区农业农村局申请了“一免五增”示范项目,组织安排200亩示范田。这一次,为了让这项技术彻底在太河扎根,村委会组织村集体经济联合社出面购置了一台最新旋播一体机,为全村种植户进行播种。“这不仅方便了村民,还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我们计划通过这台农机进一步探索适合村集体经济为农户服务的模式,为后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王彦泽说。

看到自己的努力和创新在村民土地上结出硕果,王彦泽开心但还不满足。他说,“我在农业专业知识、农业技术等方面了解得还不够深入、对乡村治理的认识也不够全面。今后还得多学习、多锻炼,让乡亲们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陈文强)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