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翻开五台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局统一印发的《健康扶贫“双签约”服务协议书》,耿镇村贫困户刘松宇家外出住院次数多、花销金额大。他家7岁的儿子在公共卫生体检时检查出白血病,耿镇中心卫生院建议他去省城治疗,并帮助他联系好山西省妇幼保健院。那年,老刘的儿子住院12次,花去医疗费85130元,本来就困难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好在个人仅花了7290元,其余的全给报销了。每当提起这件事,老刘就动情地说:“多亏了健康扶贫‘双签约’,孩子的病得到及时治疗,家里的生活才过得下去。”在五台人民的心目中,这就是县委、县政府筑牢农民群众健康“防线”,让人民群众共享健康“红利”的真实做法。
根据乡村振兴重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五台县委、县政府集中财力、人力、物力,从四个方面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卫生健康政策带来的实惠。一是健康扶贫“双签约”让群众生病有人管。去年以来,签约团队对因病致贫、返贫的患者进行了入户随访,提供健康服务。共计“双签约”12869户27364人,做到了应签尽签、不漏一人。签约医生定期开展随访服务,通过一对一辅导、一对一谈心、面对面交流等形式提供健康指导,督促合理用药,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二是“三个一批”行动保障贫困群众有病能治疗。五台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局督促各医院和中心卫生院分病种、分批次引导患有大病重病的贫困人口进行集中救治,对需要外出的及时转诊,救治率100%。签约医生定期不定期进村入户开展随访服务,为患者提供基础检查,出具健康处方,留下健康医嘱,尽职尽力服务慢性病人群,让群众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照顾。三是认真落实“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一单制”结算工作。取消了定点医院门诊挂号费,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各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与医保、保险公司等部门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出院时提供“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充保险+医疗救助”的“一站式”服务和“一单制”结算,贫困患者只缴纳自付医疗费用。四是全面巩固贫困人口“三保险、三救助”兜底保障长效机制。综合运用基本医保、商业保险和医疗救助,从提标、控费、兜底和衔接四方面入手,破解因病致贫返贫的原因,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个人实际报销比例达到90%,大病、特殊慢性病、长期慢性病门诊医疗费用个人实际报销比例达到80%。
蒋坊乡中心卫生院下设12个村办卫生室,拥有村医20名,重点服务乡里1158户2809人。该乡卫生院为每位患者建立了《健康档案》,签订了《农村困难人口健康扶贫“双签约”服务协议书》,做到了底清数明。茹村乡中心卫生院投入数百万元改造了硬件环境,增添了医疗设备,全部进行了家庭医生与患者“双签约”。毛家村签约户陈建中,因脑血栓在太原住院,花去医疗费24683元,个人仅支付了2468元。老陈感激地说:“若不是政府优待咱,按一般报销要出10883元,现在仅出了四分之一。”
实践证明,在乡村振兴中,全县27万余农民正享受着巩固提升卫生健康带来的“红利”。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局局长高福康高兴地说:“全县已基本构成了县院强、乡院活、村室稳、农民看病不再难的医疗卫生大格局,为乡村振兴系上了‘保险带’。” (金俊贤)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