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确保村(社区)“两委”干部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五台县坚持提前谋划、精心研判,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把功夫下在选举前,把隐患消除在初期,切实为村(社区)“两委”干部顺利换届选举保驾护航。
一、深入宣传,因村施策。增强广大群众依法参与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特别是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之前的准备阶段,要把换届选举的相关政策宣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宣传标语、网络平台、有线电视以及召开座谈会等多种途径和形式,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深刻认识村(社区)“两委”换届的重要意义。同时要全面精准分析可能影响“两委”换届的各种因素,对可能会存在风险的重点村(社区)和难点村(社区),要进行全面调查摸排,特别是对那些矛盾问题较突出的村(社区),多座谈了解情况,掌握动态,分析原因,科学制定工作方案,在选举工作中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并明确职责、责任到位,对换届选举工作中的重点村(社区)、难点村(社区)要组织精干力量,摸清问题,逐个解决。
二、做好人才培养,建立储备后备力量。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核心是要选好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着重从致富能人、合作经济组织和产业协会负责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中选拔村(社区)后备干部。建立健全村(社区)后备干部跟踪培养制度,将后备干部在不同时期、不同岗位的表现进行对比分析、全面评价。同时,采取集中培训和顶岗锻炼相结合方式,对村干部、后备干部进行培训,有力促进村(社区)后备干部健康成长。
三、聚焦警示教育,把好资格审核关。采取分级约谈方式,分别对乡镇党政正职、班子成员、村(社区)“两委”成员开展换届纪律警示约谈,并签订承诺书。同时采取与村(社区)“两委”班子谈心谈话、征求老党员老干部意见、走访农村产业大户和与贫困群众座谈等方式,全面考察村(社区)“两委”班子运行情况、村(社区)“两委”干部思想状况、群众意见期望,排查换届风险点。严格把牢候选人政治关、廉洁关、素质关,对各村“两委”委员预备人选严格进行资格审查,坚决杜绝不符合条件的人员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防止劣迹分子、黑恶势力、家族势力把持基层政权。对不合格的候选人,及时取消资格,并会同换届选举领导小组做好解释工作,切实为后续换届工作夯实基础。
四、确保举报渠道畅通,有效发挥监督作用。保持信访举报渠道的畅通,充分发挥好12380举报平台的作用,对群众反映换届选举工作的来信、来访、来电、信息等做到第一时间受理,确保问题线索快查快结。采取适当方式及时将调查处理结果向举报人反馈,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积极化解群众矛盾,为换届选举营造良好氛围。
(范旭峰)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