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截至11月23日,繁峙县224个行政村、10个社区全部完成换届选举,共产生新一届村(社区)“两委”主干249人、班子成员1468人。与以往相比,本次换届标准高、程序严、节奏紧、质量优,全县199个行政村实现村“两委”主干“一肩挑”,学历、年龄达到“一升一降”。
把握一个根本不动摇。把强化党的领导这个根本贯穿换届全过程,力求“四个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建立县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县领导班子成员包乡联村、乡镇党委书记为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体系与县级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积极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层层压实责任。严把程序到位。按照换届程序制定任务清单,细化环节流程。资格审查到位。突出政治把关,严格执行“15种不能”负面清单,经县委组织部会同12个部门对2234名初步人选进行联审。指导督查到位。县委成立4个指导组和4个督查组深入村(社区)开展督查指导180余次,把各类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守住一个底线不放松。把好平稳换届这条底线,把纪律挺在前面,把功夫下在平时,把隐患消除在初期,做到“六个有力”。研判有力。县委书记带头、32名县处级领导包乡联村、13个综合研判组逐村(社区)逐人分析研判,精准把握选情。整顿有力。确定6个软弱涣散农村党组织,制定“一村一策”整顿方案,全部整顿完成并验收,确定3个选情复杂村,建立选情动态跟踪管控机制,时刻关注选情动态、群众诉求。审计有力。坚持“不审计不换届、审计不清楚不换届”原则,对全县224个村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培训有力。县乡组织换届领导小组成员、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和村“两委”主干等开展培训共34期2450余人次。宣传有力。将繁峙籍十九大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沙万里报告会视频、警示纪录片《贿选之鉴》《警钟长鸣》等视频纳入“双日双评”学习内容,印发《致全县农村(社区)广大党员群众的一封信》1万余份,最大限度宣传村(社区)“两委”换届政策和纪律,凝聚党员干部思想共识。防范风险有力。建立“五个一”工作机制,落实领导干部包保责任,32名县处级领导干部所包保的32个信访案件全部化解。
紧扣一条主线不偏离。始终围绕落实“一升一降一肩挑”这条主线,坚持“三个一批”,确保实现“两个35岁、两个45%、一个40%”的目标。坚持“退出一批”,对不适宜继续任职或不胜任、不称职的79名村“两委”主干进行撤换调整。坚持“回引一批”,采取从本村致富能手、农民经纪人、合作社负责人、外地务工人员、退伍军人等优秀人才中选拔的办法,培养产生132名村“两委”主干、253名班子成员。坚持“选配一批”,从机关事业单位选派81名优秀干部到村任职,其中61名任村“两委”主干。换届后,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5.2岁,比换届前下降了10岁,其中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44.3岁,比换届前下降了6.6岁;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大专及以上学历503名,比换届前提高了22.6个百分点,其中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大专及以上学历146名,比换届前提高了17.2个百分点。
通过换届,推进了新陈代谢,一批年龄高、学历低、“守摊型”干部退出,一批年龄低、学历高、能力强的干部进入“两委”班子,为基层注入了新鲜血液,为繁峙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本报通讯员)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