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初冬时节,晋西北大地已是寒意渐浓。家住静乐县双路镇神家村的边缘户陈俊田正在收拾堆在自家院子里的土豆,准备入窖。一阵寒风吹开了陈俊田的衣襟,他不由得打了个寒颤,于是裹了裹衣襟又猫腰拾起土豆放在尼龙袋中。这时恰逢华阳集团开元公司驻村工作队员又来陈俊田家中走访,一进院子,便查看过冬采暖的柴炭有没有,并一边询问近几天的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生活及秋收情况,一边手不停地帮助陈俊田把土豆放在窖内……
陈俊田无不动情地说:“今年村里虽然换了个工作队,但是也没有感觉到生疏,反而觉得工作队的工作越来越细了。工作队隔两三天就会来家里看看,遇上活儿,二话不说就帮忙干开了,工作队是俺家的贴心人,我也是一有事就去找他们。”

倾情农村一线的连任队长
华阳集团开元公司的前身是阳煤集团的下属公司,派驻静乐县双路镇神家村的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李继承属于连任,先前在另一个村里帮扶,今年调整到神家村。记者与李继承是几年前驻村脱贫攻坚时认识的,这次见到李继承时,已不是先前那个白白胖胖的小伙子了,显得虽然有点黑痩,但眉宇间更见其刚毅和沉稳,四五年的驻村工作已把这个城里来的小伙子磨炼成为更加接地气的“乡村干部”了。
李继承初到神家村时,驻村工作队强化动态监测和帮扶,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工作结合起来一抓起,对监测对象实行结对帮扶,监测对象风险不消除,帮扶责任不脱钩。经过排查、摸底,了解到陈俊田的家庭情况:老婆患有精神分裂症,小女儿还在上学,生活比较吃力。于是马上和村两委碰头,商定,通过给陈俊田安排公益岗位,增加家庭收入,并帮助一家四口人全部审办了低保手续,从此陈俊田一家的生活有了起色。
驻村工作队按照集团公司帮扶文件要求,严格落实省、市、县、集团公司各项政策方针,有效开展脱贫攻坚巩固与乡村振兴衔接工作。乡村振兴工作队落实省、市、县文件要求,协助村委开展“六乱整治”百日行动。利用爱心超市积分兑换物品,破除陈规陋习,提升村民内生动力。对村里街道脏、乱、差、残墙断壁现象进行了整改。村容村貌得到了提升,有效改变了村民的居住环境。

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全是“多面手”
李继承是驻村第一书记还兼任工作队长,平时工作队的杂事也多,驻村工作队着重在统筹做好村民生产生活、防汛救灾、疫情防控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各项工作,常态化排查返贫致贫风险隐患,一对一落实精准帮扶。
由于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去了,留下了老人和孩子,本来村里就没有多少人口,原先的理发店也搬到了县城,村民理发成了困难。李继承一到神家村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他马上自费购买了理发工具,为村民免费理发。其实李继承原本不会理发,硬是自学的。没有几个月,李继承的理发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工作队为了方便村民理发,就每个月专门固定时间,在村中的小广场为村民免费理发,有行动不便的村民,他们就直接上门去理发。现在,村民每个月理一次发,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工作队通过日常入户走访了解到村里有3名小学生因家庭特殊原因,不能到离家3、4公里外的镇里的学校去读书,只能暂时留守在由村委临时安排的教学点上课。由于代课老师年龄偏大,英语课就没有开设,工作队考虑到三年级的学生,应该上英语课,工作队员杨波自告奋勇,拿起课本为孩子们一周上三节英语课,目的就是为了给孩子们有一个接触英语的机会,不能让他们输在起跑线。并且队员们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自费为他们送上了学习用品,勉励孩子们积极向上,好好学习,乐观生活。

每时每刻都把助残帮困挂在心上
李继承的驻村工作比较忙,就是休息在家时,他也闲不下,每到这时,他积极联系开元公司党委,号召公司青年小分队行动起来,来到帮扶村开展“助残帮困”献爱心活动,践行初心使命,为留守儿童送来学习用品。给村里的困难残疾户送去米、面、油。今年夏季之时,公司开展了夏季送清凉活动,为村民发放价值两万余元慰问品。他们的行动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
秋收季节,驻村工作队提前做好准备,推动产销对接,解决好农产品的“卖难”问题。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为村民们销售农产品,开展消费帮扶活动,为村民们销售土豆4万余斤,增加收入3万余元。
在疫情防控期间,驻村工作队员走街串巷积极宣传防控知识,协助村医对全村村民开展疫苗接种工作。遇有行动不便的村民时,李继承和队员高江平就轮换着驾车接送村民往返乡镇卫生院,做到应打尽打,完成全员接种。
李继承和队员们在公司党委和驻地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严格落实各项政策方针,协助村委确立发展项目,为有效应对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做好受灾群众临时救助和兜底保障,对因灾因疫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落实好灾害救助、临时救助等政策。他们安心扎根乡村、扑下身子、千方百计心心念念的提高村民收入,村民们的生活不仅得到了有效保障,而且得到了稳步提升。他们辛勤、务实的工作作风换来了村民们良好的口碑,村民们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明显提升,积极推动了乡村振兴工作。
(记者王国栋)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