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经济频道>>振兴乡村>>正文
忻府区河习头村:鲜桃产业撑起果农致富的“一片天”
2021年08月24日 10时09分   忻州日报

果农正在采摘鲜桃。 张存良 摄

本报讯 初秋时节,本地应季果品相继进入成熟期。近日,忻府区河习头村600余亩鲜桃成熟上市,果农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喜悦……

“对于我们河习头村种植鲜桃的果农来说,今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丰收年。得益于年初施肥、剪枝等准备工作充分,鲜桃挂果量远远高于前几年,收成相对要好。我家有十几亩桃园,已经上市了好几个品种。其中一种是‘大久保’,现在开始熟了,又脆又甜、又红又大,桃核又是分离的,备受消费者青睐。种植这个品种的桃子以来,我家十几亩鲜桃收入大概有五六万元,带来了可观收入……我们村有很多人都种植了桃树,经济效益很不错。”果农梁素英站在自家的桃园地里乐呵呵地与记者细说着这几年种植鲜桃给村民带来的可喜变化。

走进忻府区河习头村的鲜桃种植园,阵阵果香扑鼻而来,低矮的桃树上,累累硕果挂满枝头,一个个水嫩鲜红的鲜桃掩映在绿叶中,令人垂涎欲滴。果农们穿梭在桃林里,正在忙碌地采摘鲜桃。还有慕名而来的市民站在桃树下留影,有的市民提着果篮在桃林间穿梭,精心挑选、采摘鲜桃。

市民刘先生手拿鲜桃不住地夸赞道:“河习头村种植的桃子十分好吃,桃子个大饱满,吃起来又脆又甜,每年我们都会在这个时间和几个朋友相约来采摘,享受自在的田园时光。”

据了解,河习头村有种植鲜桃的传统。这里地处山区,昼夜温差大,水资源丰富,为鲜桃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再加上村民的精心管护,成就了这里的鲜桃产业。

近年来,河习头村在乡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下,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从果农利益出发,与省农科院建立合作同盟,在传统种植的基础上不断引进适宜本地种植的鲜桃品种,加快经济林果业的发展。引进的鲜桃品种有五月鲜、早葵、大久保、礼桃、北京14号、黄金桃等,每年6月20日左右陆续上市,一直能持续到国庆节。另外桃子的市场价格相对稳定,果农也能获得不错的收益。

技术员刘全海对近年来该村鲜桃产业的发展最有发言权,“我们村的鲜桃产业,1970年以后陆续得到了发展,鲜桃品种越来越多,特别是去年国庆节期间上市的黄金桃及现在上市的‘大久保’赢得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发展林果业以来,果农们获得了不错的经济收益。”

该村党支部书记张一权说:“目前,河习头村的鲜桃种植面积已达600余亩,从事种植的农户有178户430余人,人均年收入可达2700余元,户均年收入7600余元。鲜桃种植已经成为当地村民增收的一大支柱性产业,撑起了果农致富的‘一片天’。”

张一权表示,下一步,村里将致力于做大做强鲜桃产业,加大科技投入,扩大种植面积,引进最新品种,并加强果农的种植技术培训,为河习头村鲜桃产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报记者 张林泉)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