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岢岚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谋定思路,深入各基层单位盘活各种人力和社会保障资源,综合施策,环环紧扣,全力做好培训就业、脱贫攻坚等民生工作。
主动服务,协调对接。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为了让更多贫困群众学到一技之长,通过就业增加家庭经济收入,该中心工作人员深入基层了解贫困人口的年龄结构、知识技能、产业发展等情况,积极协调具有培训资质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对有培训和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组织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技能培训。
统筹资源,搭建平台。该中心在全县最大的移民搬迁安置点广惠园设立劳动技能培训就业工作站,逐步统筹人社、农业、工信等部门和工、青、妇、残联等群团组织的培训就业资源,于2020年正式成立“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广惠园工作平台,集职业培训、就业服务、企业招工、劳动维权、政策保障五大块功能于一体,在为易地搬迁群众提供就近就地培训就业服务的同时,辐射惠及全县农村贫困劳动力、城镇困难职工、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等城乡各类劳动者,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
技能培训,助力增收。该中心始终坚持需求导向,以促进就业创业为目标,让有培训意愿的贫困人员至少掌握1至2门就业技能和2至3项实用技术。哪里的贫困劳动力有就业愿望和培训需求,该中心的引导性培训活动就举办到哪里。今年,该中心线下职业技能培训开设了焊工、美容、母婴护理、中式烹饪、缝纫工、中式面点、大盘菜制作、面包烘焙、电工、生活照料、育婴员、家政服务员、电子商务等13个工种,组织了48个班1991名学员(其中贫困人口1303人)进行线下职业技能实操培训。
精准施策、推进就业。该中心结合全县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落地企业用工需求,积极开展“需求储备式培训”,重点对有就业需求的贫困劳动力开展市场需求较高的职业(工种)定向培训,着力构建“岢岚厨师”“岢岚缝纫工”“岢岚焊工”等岢岚县域劳务品牌;针对不同培训人群,引导培训机构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需求导向”“就业导向”职业培训,最大限度缩短培训与就业的距离;推动培训机构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加强合作,重点对劳务输出、职业介绍服务对象实施“边培训、边就业”;鼓励培训机构拓展校企合作范围,针对用人单位需求开展“订单式”“菜单式”培训。
赵改英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家庭贫困,连初中都没上完就辍学了。3年前赵改英一家人从山上的窑洞搬进了县城安置小区的新楼房,今年她报名参加了职业技能培训。县里给每位贫困户学员每天发放15元生活补贴,考试合格最后能稳定就业的还给予2000元的奖励。通过培训,赵改英拿到了职业技能证书,在广惠园箱包厂成功就业。
今年4月,五秀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吴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焊工培训班,结业后他被山西杰迈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录用,目前月薪在5000元左右。他说:“是县人社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使我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
今年以来,该中心以贫困劳动力为服务重点,先后组织开展了“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活动,通过企业招聘面对面、乡村招聘会、送岗位下乡等方式,把招聘信息送到有就业需求的贫困群众手中,打通了惠民培训与就业岗位有效对接的“最后一公里”。
(鲁明强)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