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以来,沪深交易所针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严重企业,以及募集资金用于疫情防控用途的企业,建立了“绿色通道”服务,推出“疫情防控债”。自2月4日首单支持防疫创新品种公司债发行后,一周时间内就有23家发行主体发布公告,共32只疫情防控债开始发行上市,加上非公开发行券种,发行规模超过260亿元。
截至2月29日,涉及的“疫情防控债”共筛选出249只,共计发行1872.12亿元。其中,有39只公司债,占所有疫情防控债比例的15.66%。节后“疫情防控债”发行规模增速持续加快,单日规模占同日非金融产业债发行规模的比重在30%左右,占比较高的行业有食品饮料、交通运输、非银金融、农林牧渔等。“疫情防控债”发行规模较大的行业有交通运输、综合、建筑装饰等。
专家指出,“疫情防控债”的政策支持更多的是聚焦在前端的注册发行环节,后期的偿债保障方面,监管机构尚无明确具体的政策支持细则,因此“疫情防控债”和普通信用债的偿债风险指标和偿债保障举措基本没有差别,均需依赖企业自身的造血能力。
记者点评:疫情给许多企业现金流带来很大影响,这种“疫情防控债”利率较低,加上各种“绿色通道”配合支持,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缓解短期债务压力。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