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18年,代县信用联社在狠抓金融服务主业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扶贫责任,多管齐下、精准施策,助推了全县的脱贫攻坚工作。
——深谋远虑产业扶贫。该联社在精准扶贫方面结合实际,大胆创新。面对贫困户没有技术、没有经验、没有项目的困境,该联社坚持“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技”的原则,主动积极与当地涉农企业对接,深入企业从劳动用工、市场前景、产品质量及竞争优势等方面进行调研,最终结合企业生产特点和贫困户实际情况提出“金融+公司+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即联社、公司和贫困户之间达成三方互助协议,联社提供资金给贫困户,贫困户入股到企业,企业负责对贫困户提供技术培训和岗位就业,企业账户资金受联社监管,形成三方制约、三方受益的模式。通过扶持企业发展壮大,间接扶持贫困户脱贫致富。截至目前,该联社已与山西雁门万达苗木有限公司、代县方盛酒业饮料有限公司、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25家涉及中草药、苗木种植和专业养殖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受惠贫困户涉及1329户5623人。
——全力以赴信贷扶贫。该联社在全年资金投放计划中,将有限的信贷资金向涉农涉贫领域倾斜,并于2017年开展了“万名客户经理进村入户”工程,对全县数万贫困人口进行入户调查,摸底分类,依据致贫原因建立扶贫档案。同时出台了《扶贫小额贷款管理办法》,进一步简化放贷流程,直接给予部分有想法、有能力、有干劲的年轻人起步资金扶持,鼓励接受新思想、学习新技术,自谋脱贫之路。同时该联社党委结合部分贫困村产业结构适时研发出“杏福贷”等专项信贷产品。截至目前已通过信贷资金直接扶贫747户。
——踏踏实实驻村扶贫。联社党委选派6名业务骨干,成立2支扶贫工作队,分别在代县胡峪乡胡峪村和望台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一是摸底调研制定脱贫计划,工作队从疾病、缺少劳力、缺少资金、缺少项目等方面深入了解致贫原因,按照一户一策的原则制定出脱贫计划;二是协助选出脱贫“领头雁”,从“两委”班子建设抓起,全力协助村党委选出有思想、有干劲、有能力的脱贫“带头人”,带领村民打赢脱贫攻坚战;三是重建党建阵地和活动中心,工作队筹集资金购买办公桌、椅子、文件柜等办公设施重建村委党建阵地,张贴党建宣传标语、添置党报党刊等党内书籍新建党员活动中心,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凝聚力和战斗力;四是聘请农业专家开展果树种植培训和技术指导,对土地进行改良和坡地修整,结合土壤成分调整全村产业结构;五是协助村委全力发展小米、黄豆、高粱、苦荞等小杂粮和白水杏种植,并向农委申请,投资20万元修建白水杏烤房和小杂粮烘干房,大力发展小杂粮和白水杏的深加工项目;六是加大村容村貌整顿力度,硬化街道,粉刷墙壁,购置垃圾车,修改建垃圾池,种植风景树,安装路灯,改造旱厕,全力协助举办“白水杏采摘节”活动,引进美丽乡村旅游文化;七是加大特色养殖扶持力度,在胡峪村投入18.6万元办理养蝎场。八是全力推进精神文化扶贫活动,先后聘请代县剧团到胡峪村演出“大山的女儿”节目,学习优秀共产党员刘桂珍的先进事迹,宣传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的先进事迹学习,组织放映《榜样》系列影视作品。
——一心一意结对扶贫。联社党委班子成员带领22名机关部室负责人和2名扶贫工作人员主动与胡峪村24户和望台村131户贫困户形成结队帮扶关系。制定《精准扶贫结队帮扶竞赛活动方案》,与帮扶人员签定“扶贫责任状”,制定“解决贫困户重大困难问题督办卡”,并且按季依据贫困户人均收入、帮扶贡献值等指标对帮扶人员进行量化考核打分,将帮扶成果与日常工作绩效考核挂钩,形成了“比付出、比贡献、比效果”的良好帮扶氛围。一是要求负责帮助贫困户接受新思想,学习新技能,寻找新项目等,真正做到从物资扶持到技能扶持,从思想教育到文化培育,全力帮助贫困户有勇气脱贫、有底气脱贫。二是要求协助帮扶老人办理住院、转院、医疗报销,帮助贫困子女办理入学、转学及其他个人重大事项等。(郭小平)
(责任编辑: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