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经济频道>>振兴乡村>>正文
澳大利亚高官:我们不是只想要中国人的钱
2016年01月05日 09时27分   中国经济网

农场直升机、光脚行走的女人以及随处可见的房屋租赁广告是11月的北澳首府达尔文给记者留下的三大印象。回国1个多月,回忆起6天紧张的国际媒体团采访日程,3位澳大利亚高官的答问实录,是记者最想记录下来的内容。

澳贸易投资部长:中澳在食品领域应建立更多合资公司

澳贸易投资部长澳贸易投资部长安德鲁·罗博在北澳投资论坛期间接受媒体采访。

澳大利亚贸易投资部长安德鲁·罗博是首位接受媒体团采访的澳大利亚部级官员,采访时间安排在2015年11月7日周六下午4点,每位记者最多提一个问题。11月8日北澳投资论坛开幕,此前澳大利亚政府颁布了《北部大开发白皮书:我们的北部,我们的未来》。在1个小时的采访中,来自英国《金融时报》、《日本经济新闻》、韩国《朝鲜日报》等9家媒体的记者向罗博部长提问。对于中国经济网记者的追问,罗博没有拒绝。

中国经济网记者:基于北澳白皮书,未来3年澳大利亚在与中国的食品贸易和食品安全领域有什么样的计划?中国经济网举办中国的食品安全论坛7年了,我想论坛上的数百家企业期待听到来自澳大利亚的声音。

安德鲁·罗博:是的。澳大利亚食品具有绿色、卫生的形象,当然这不仅是一种形象,已是一种事实,而且深入人心,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对澳大利亚的食品给与很高的评价。

首先,我们拥有非常严格的食品标准,而且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以及对农药的限制是可以保证这种标准的执行的。如果中澳之间建立更多的合资公司或有更多相关贸易往来的话,澳大利亚食品及农产品的标准会逐渐影响到中国的合作方,这不仅是种植阶段的,还涉及食品的运输、物流、仓储等各个环节;很多人认为澳大利亚进口食品的标准过于严苛,并对此不满,但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意识到这种严苛标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北澳就是一个可以提供这种高品质食品的地区;第三是我们的相关服务也是可以引入中国的。

中国经济网记者:在食品领域的优势方面,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哪?

安德鲁·罗博:双方的区别不大,特别是在食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上。新西兰与中国的自贸协定签订好几年了,中新之间以乳制品贸易为主。中澳之间除乳制品外,在农业方面加强了合作,人们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现在中国和印度等国的中产阶级在迅速成长,将从6亿增加到近30亿。在这些潜在市场中,澳大利亚能做出重要且必要的贡献。

澳资源能源和北澳部长:外国国企投资澳大利亚将面临额外审查

澳贸易投资部长乔希·福来登伯格在北澳投资论坛期间接受媒体采访。

乔希·福来登伯格是接受采访的第二位澳大利亚部长--澳资源能源和北澳部长。9位记者,半个小时采访时间。福来登伯格能够直接说出每位记者所在媒体的名字,并告诉大家6周前他刚刚获得任命,而北澳白皮书,这一囊括50多项、价值12亿澳元新倡议的规划所影响的是至少未来15至20年的澳大利亚。

中国经济网记者:澳大利亚需要中国的投资,但2015年3月澳大利亚为何将审查门槛从2.52亿澳元调高至1500万澳元?

乔希·福来登伯格:澳大利亚当然需要中国的投资。在农业领域,澳大利亚审查金额起点的变化适用于所有国家,无论中国、日本、韩国,还是泰国,都是一样的。关于投资我想说,在吸引投资,特别是吸引外资方面,澳大利亚是成功的,我们的投资来自英国、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印尼、印度等等许多国家。如果投资方是外国的国有企业,无论是中国的国有企业、韩国的国有企业还是印度的国有企业,都将面临不同层面的审查。澳大利亚在吸引外资方面确有一些敏感领域,比如国防、传媒,需要额外的分析、审查。但是我们的出发点是希望并且需要国外的投资,包括农业和农业综合企业。

在澳大利亚,至少一半的农业综合企业,如制糖、精炼、乳制品企业是外国人所有的。农业领域利用外资的最新数据是不到20%。而这次北澳投资论坛的一大亮点就是,我们正在讨论通过开放更多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开放更多的农业用地。北澳拥有澳大利亚40%的土地,雨量充足。如果我们能通过修缮基础设施而留住降水量的话,我们将开放更多的农业用地。所以我们需要外资,这是很核心的问题。

中国经济网记者:现在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而澳大利亚的对华贸易占外贸总额的近1/4。

乔希·福来登伯格:中国经济的体量很大且基础很牢固,只是正在从投资阶段到消费阶段过渡。我想中国对澳大利亚资源、能源、农业、旅游、教育的需求都将非常旺盛。

澳区域发展部长:我们并不是只想要中国人的钱

西澳区域发展部长特里·雷德曼在北澳投资论坛期间接受媒体采访。

西澳大利亚也在北澳发展白皮书所涉及的范围内。库奴奴拉是西澳大利亚的一个小镇,百度几乎搜索不到它的名字。媒体团的行程表上,从达尔文飞往库奴奴拉的时间是10:50到10:20---库奴奴拉比达尔文早2个小时。对澳大利亚区域发展部长特里-雷德曼的采访时临时安排在当天下午,采访地点在库奴奴拉镇上一家俱乐部外的走廊上。一些中、澳企业家正在里面参观。

中国经济网记者:刚刚我在俱乐部听到了另外一种声音。有位专业人士说,钱是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唯一需要,澳大利亚并不真正需要中国人的管理经验。那位专业人士甚至用当地两个知名的中国投资案例来支撑他的观点。您怎么看待这样的说法?

特里·雷德曼:我不同意这的样的观点。让我们的国际合作伙伴,投资人们了解他们来到澳大利亚真正能得到什么,这样的例子很多。来澳大利亚是能够买到自由保有的土地的,不仅仅是租借,这在中国是买不到的。这里第一阶段投放到市场上的是49年租期的土地,因为我们已经建了公路、灌溉工程,我们也出售自由保有的土地,提供在这里拥有自由保有土地的路径。

我不同意我们只需要钱的观点。我们需要的是投资,能够真正用于事业的投资。就我个人来说,如果一个人的投资不成功,我宁可他不投。我举个例子,我最近在上海遇到有一位想来西澳大利亚投资的中国人,他想在西澳买块地,我比较了解那块地。当我意识到他并没有真正了解投资那块地的风险时,我建议他找人咨询,获得详细、准确的咨询报告,知道这块地到底能出产什么,也就是说,如果他买,我的建议是一定要买个明白,否则宁可不买。

我们计划在西澳大利亚建立一个专门接待投资计划的机构,以政府的面孔对待投资人,让他们有专门的机构去了解、去谈判,让他们最终获得一个成功的投资。并不是所有的投资都会成功,因为只要是商业行为就会有风险,但我们要让投资人了解环境评估标准、灌溉条件等等各种现状。(中国经济网记者孟令娟)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