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全省召开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总结提升大会,涉及10多个职能部门。作为我省今年全力推动的一项专项整治行动,自3月党中央安排部署后,为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山西从省到市、再到县,扎实推进。
从9月开始,山西晚报·山河+记者在忻州定襄深入多个大中小企业及县司法局、县市场监管局等多个职能部门,以点带面,解码“涉企行政执法专项整治行动”如何护航营商环境,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定襄县副县长,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专项行动负责人李芳介绍,定襄开展涉企行政执法专项整治行动以来,45个制度文件的出台,使执法工作有章可循;1个企业联系点、19名社会监督员成为沟通桥梁;涉企行政检查次数与行政处罚金额实现“双下降”,较去年同期分别降低19.40%和33.36%,惠及企业300余户,“无事不扰、有需必应”的精准监管与柔性执法理念,正在转化为企业与群众的切实获得感,在实践探索中,打造“定襄样本”。
企业烦心事:执法处罚标准不一,检查周期长、频次高
9月18日,定襄县恒跃法兰锻造公司门口,“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线索征集公告”赫然醒目。山西同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新田说,以前各种检查很多,有时候会出现多个部门在短时间内集中检查的问题,这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了一定干扰,而且有些检查方式比较传统,效率不高,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配合。
回顾企业发展初期,涉企行政执法的“分散化”曾是山西天宝集团副总刘阳的“烦心事”。前几年,行政执法“多、散、杂”的问题,一度让企业陷入困惑。除了检查频次高,单次检查周期长,企业难以集中资源抓市场、谋发展外,不同部门对同一政策的解读口径不一、执法标准不统一,企业需要反复沟通确认,理解和适配成本居高不下,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们投资扩产的信心。
执法部门戴“紧箍”,实现“清单之外无权力”
今年3月,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西省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若干举措》,推动38个省级部门公开380项检查清单,实现“清单之外无权力”。同时,山西省司法厅推动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制定并公布年度行政检查工作计划,合理确定本单位对同一企业实施行政检查的年度频次上限,以及行政执法部门的职责边界。
县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兰茂林告诉山西晚报·山河+记者,县司法局牵头建立执法问题台账销号制度,对企业反映强烈的执法乱象实行“清单式管理、靶向性整改”,确保政府部署的每一项要求都落到实处,让市场主体感受到政府规范行政执法的决心和实效。
作为该专项行动的具体实施者,在县司法局政治部主任徐俊看来,在政府统一部署下,各执法部门既要当好“执法者”,更应做好“服务者”,用具体行动诠释政府担当。县市场监管局依托政府公信力,对某消费纠纷快速响应,由局领导带队协调56名消费者与商家沟通,成功化解矛盾,以高效处置维护市场秩序;县应急管理局创新“政府搭台、企业参与”模式,从12家标准化企业选聘20名专家,为50余家中小企业提供免费风险诊断,实现监管与自治有机结合,筑牢安全基础。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是政企共赢的‘关键招’。”徐俊表示,涉企行政执法专项整治行动,精准聚焦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和执法部门监督检查执法中对立矛盾点,把脉双方的痛点、难点,通过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行政执法突出问题,用法治思维破解执法难题,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达到了为经营主体减负增效的目的,形成政企“双向奔赴”的良性循环。
依法执法,迎来政企共赢新格局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定襄推行的包容审慎监管模式,让刘阳真切感受到了执法环境的显著变化。
“现在企业发展的底气更足、动力更强。”在刘阳看来,今年定襄执法环境有三大特征和变化。首先是执法模式从“多头检查”转向“综合查一次”,县司法局主动牵头,联合应急、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一表整合、一次进门”工作机制,将原本分散的检查事项整合为联合检查,集团年度联合检查次数从过去的11次压缩至3次,既减少了对生产的干扰,又提高了执法效率;其次是执法方式从“刚性罚单”转向“柔性引导”,针对企业非故意、未造成严重后果的轻微违法行为,推行“首违不罚、轻违免罚”清单制度,集团及上下游配套企业累计享受免罚金额达120余万元,不仅减轻了企业经济负担,更让他们感受到政府对企业发展的包容与支持;最后,执法重心从“事后追责”转向“事前预防”。县司法局联合工商联搭建“企业合规服务中心”,定期开展法治体检、合规培训,截至目前已组织14场专项活动,排查出生产、管理中的风险点47个,实现了“零处罚、零事故、零舆情”的良好局面。正是在这样优质的执法环境保障下,才得以心无旁骛抓创新、谋转型。今年1-7月,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1%,创下历史同期最好水平,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规范、高效、包容的涉企行政执法环境的有力支撑。
“从政府顶层设计到部门协同发力,从解决具体问题到构建长效机制,定襄县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契机,着力交出了一份‘法治护航发展’的政府答卷。”作为专项行动的牵头及负责人,李芳深知,规范执法不能止于“运动式整治”。目前,定襄县政府牵头制定的《涉企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已将专项行动中形成的“综合查一次”“执法全过程记录”等12项有效做法固化为制度;建立“企业评执法”机制,每季度组织200余家企业对执法部门进行满意度测评,结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推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公示制度,在县政府官网公开 300余名执法人员信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李芳表示,这些举措既彰显了政府推进法治建设的长远眼光,更让市场主体对营商环境的稳定性、可预期性充满信心。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赵德伟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