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经济频道>>经济>>正文
A股持续刷新纪录 四季度行情可期
2024年10月09日 09时27分   山西晚报

开盘不到35分钟破万亿,历史最快万亿交易额纪录;沪深成交额单日突破2.59万亿,创历史成交额天量;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北证50指数单日涨幅同时创下历史纪录;深成指单日涨幅创实行涨跌幅限制以来纪录……这是国庆长假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市场一天之内诞生的一系列新纪录。

A股市场高涨的情绪延续到港股及海外市场。在A股国庆长假休市期间,港股市场及在美上市的中概股携手走高,中国资产在全球市场的关注度持续升温。10月8日,四季度A股的首个交易日,A股逼近“涨停”开盘,并很快创下最快万亿交易额新纪录。尽管A股市场近期走势过猛,但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四季度行情仍值得期待。

AA股三季度以暴涨收官

国庆长假前,A股以暴涨完美结束了三季度交易。

三季度的最后一个交易日(9月30日),上证指数跳空高开,一路上行,其余两大指数同样高开高走。截至当日收盘,上证指数收涨8.06%,站上3300点,9月累涨超17%;深证成指收涨10.67%,9月累涨超26%;创业板指收涨15.36%,9月累涨37.62%,创历史上最大单月涨幅;北证50收涨22.84%,科创50收涨17.88%,均创历史最大单日涨幅纪录。当天,两市成交额25930亿元,创历史新高,较上一交易日放量超11470亿元;大盘资金净流出超497亿元。市场股票呈现涨多跌少的态势,5336只股票上涨,8只股票下跌。其中,713只个股涨停,仅有两只个股跌停。

市场的暴涨,得益于近期一系列利好经济发展及股市回暖的政策竞相落地。

在9月美联储超预期降息50个基点后,9月24日,国新办就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一行一局一会”集体亮相,会议期间相关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大超市场预期。而上证指数随之从2700多点到突破3000点,仅用了3个交易日。

9月26日召开的9月政治局会议,则较为罕见地分析了经济形势,涉及财政、货币、资本市场、就业、民营经济等多领域政策。会议强调,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同日晚间,中央金融办、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当天下午开盘,大盘全线拉升。

9月27日,央行官网发布公告称,自9月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6.6%。央行同步发布的公告显示,为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支持经济稳定增长,从9月27日起,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70%调整为1.50%。公开市场14天期逆回购和临时正、逆回购的操作利率继续在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上加减点确定,加减点幅度保持不变。当日上午,上交所交易系统更是因订单拥挤引发交易延迟现象。

9月29日晚,中国央行会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出台四项金融支持房地产政策,涉及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以及延长部分房地产金融政策期限。其中,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主要有两方面优化:一是允许变更房贷利率在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基础上的加点幅度,二是取消房贷利率重定价周期最短为一年的限制。

相关数据显示,自9月24日国新办举行发布会以来,截至9月30日收盘期间的5个交易日,上证指数累计上涨21.37%。同时,9月25日至9月30日期间的交易日,A股的日成交额均突破一万亿元。

B节后首日开盘即现涨停潮

其后,尽管A股在国庆假期暂停交易,外围市场依旧“人声鼎沸”。10月2日,港股三大指数涨势如虹,截至当日收盘,恒生指数涨6.20%,收于22443.73点,恒生科技指数涨8.53%,收于5157.08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7.08%,收于8041.27点。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涨超7%,盘中突破15000点,创2022年2月以来新高。

相关数据显示,10月2日至10月7日,港股恒生科技指数大涨13.36%,恒生指数上涨9.3%;10月1日至4日,代表中概股表现的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大涨11.35%。

长假之后,市场热情持续高涨。10月8日早盘,A股三大股指开盘便集体暴涨。其中,沪指涨10.13%,报3674.4点;深成指涨12.67%,报11864.11点;创指涨18.44%,报2576.22点。其中,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均创2000年以来最大开盘涨幅,创业板指则创下历史最大开盘涨幅。北证50指数开盘涨幅26.67%,同样创下历史最大开盘涨幅。盘面上,近千只个股竞价涨停,超百只宽基ETF竞价涨停,5329只个股开盘飘红,涨幅10%以上的股票达到3237只,均为历史最高水平。

与此同时,10月8日早盘,A股市场急剧放量。两市竞价期间成交过千亿,开盘不到20分钟,两市成交额便突破1万亿元,较上一个交易日同期放量超2400亿元,同时刷新了此前的9月30日创下的历史最快万亿成交额纪录。截至当日上午10时41分,A股市场成交额再度突破2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同期放量6504亿元,为历史首次在上午交易时段突破2万亿成交。午后恢复交易后仅10分钟左右,市场交易额就突破2.6万亿元,刷新此前在9月30日创下的25931亿元的成交金额历史纪录。

不过,在国庆期间大涨的港股市场,10月8日出现了深度回调,恒生指数一度大跌超10%,恒生科技指数最多也跌超14%。受港股当日重挫影响,A股高开低走,快速回落,上证指数涨幅一度萎缩至1%附近,深证成指涨幅也一度降至3%以内,上证50涨幅盘中更是萎缩至不足1%。其后,经过一波快速调整之后,A股企稳再度上攻,截至当日午间收盘,上证指数涨幅回升至4.81%,深证成指涨8.25%,创业板指涨14.26%,科创50指数涨16.23%。

火爆的市场也再度令交易系统承受巨大压力,10月8日早间,多家券商APP出现短暂卡顿现象,包括信息获取失败、APP展示页空白等情况。网上也有投资者表示登录不了或交易指令无法发出。相关消息显示,这主要是由于交易量骤增,且新开户数量增幅明显导致,部分券商会采取应急措施进行流量的控制,确保交易能正常进行,并非所谓的宕机。受包括银证转账等短期集中操作带来的系统性影响,APP反应需要一些时间。

截至当日收盘,沪指报3489.78点,涨4.59%;深成指报11495.10点,涨9.17%;创指报2550.28点,涨17.25%。沪深两市成交总额34519亿元,创新高,较前一交易日的25931亿元大增8588亿元。其中,沪市成交15105亿元,比上一交易日11678亿元增加3427亿元,深市成交19414亿元。

C四季度市场或继续震荡上行

展望后市,多位分析人士均认为,四季度A股震荡向上概率较大,不过,向上空间需进一步观察国内经济的修复斜率与后续财政政策加码力度。

中信建投相关分析人士认为,在“九二四”新政之后,市场拐点已经出现,经济预期将有所调整,本轮反弹将持续,市场将实现熊牛转换。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全力振兴经济,其中提到房价止跌回稳的目标,这表明政府将采取较大的力度刺激经济发展。财政刺激政策可能会比较早一些实施,但其力度和突破性可能与货币政策不同。

兴业证券人士分析,9月24日以来连续的“政策组合拳”密集落地之下,市场风险偏好快速修复。9月底的逼空式反弹后,中国资产特别是港股2024年的涨幅已在全球领先。而十一假期,港股继续大涨、领跑全球。如今,国内货币政策放松的空间已经打开,四季度流动性进一步宽松仍值得期待。投资者要坚定牛市思维,短期内,市场仍有上涨空间,中期将进入到震荡但可持续的上升新阶段。从历史经验来看,牛市启动时,大多会经历一个底部快速修复的阶段。从估值层面来看,当前主要宽基指数仍仅修复至历史中位数附近。从中期的维度来说,要摒弃熊市思维,坚定多头思维,对行情的时间和空间不要设限,因为资金动力仍源源不断。

中信证券相关人士同样认为,政策信号出现重大变化,市场预期出现大逆转,未来内需政策持续加码或推动价格信号提前到来,行情将迎来大拐点;在预期大逆转后,以散户为主的增量资金集中入场为特征,脉冲式上涨短期内还会持续;当前正处于预期大逆转向行情大拐点的过渡阶段,以低P/B(市净率)和内需修复为核心,待价格信号确认,迎来行情大拐点后,将开启以信用周期重新上行为核心特征的年度级别牛市行情。

从配置思路来看,上述中信证券人士认为,行情过渡阶段有两条主线,一是低P/B风格重估,二是内需板块估值修复,建议淡化红利和出海;待价格信号确认,迎来行情大拐点后,机构主导的行情料将逐步回归,届时绩优成长和内需两大板块预计将持续占优。

上述中信建投人士提醒,目前,市场的增量资金上限非常高,包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不断配置固收类资产,保险、私募和外资等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也会继续补配A股。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需要注意抛盘的压力,而非增量资金的加入情况。四季度,市场将呈现以蓝筹与大科技为代表的成长板块双轮驱动的风格。从历史数据来看,大盘价值股、消费和金融等板块表现通常比较优异。其中,蓝筹并非仅仅是那些溢价过高的三桶油、三家运营商或四大行等少数派,而是要扩展到重要的央国企等领域。在概念板块或主题性机会中,新能源、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高科技成长股更值得关注。在第一波行情中,股市预期改善最为明显,因此受益最大的是非银行金融行业。第二波行情中,投资者可能会寻找结构性阿尔法机会(获得超额收益的投资机会),例如新能源行业、有色行业。至于消费行业,若财政政策力度较大,部分内置阿尔法的消费品可能会受到关注,但要等到经济确认积极向上的态势后,顺周期消费才会显著增长。

山西晚报记者 张珍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