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政策、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推动各项政策直达快享……新年伊始,多地纷纷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一系列政策举措落实落细,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后劲。
税惠升级,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打开今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减税降费成为“高频词”:浙江提出按照“第一时间+顶格优惠”原则,推动各项政策直达快享、及早发力,力争为市场主体减负3000亿元;吉林提出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河南明确落实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等政策……各地政府以更大力度减税降费举措“放水养鱼”,为企业减负纾困、增添活力。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又推出多项减税降费新举措——延长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政策,2022年免征公交和长途客运、轮客渡、出租车等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增值税……
“一系列新的政策举措,聚焦服务业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特殊困难行业,精准滴灌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切实减轻了企业资金压力。”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说。
激励创新,为实体经济添动能
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浙江丽水的合成革生产正从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型产业,转型升级为绿色环保产业。浙江闽锋化学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1年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近3000万元,减免的税款全部用于研发升级,构建“低碳循环”的绿色生产方式。
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企业提前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减免税额3333亿元,减税降费持续加力,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研发成本、增强企业创新动能。
“我国持续扩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覆盖面,进一步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到100%,不仅帮助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更有助于增强创新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李旭红说。
精准服务,让政策直达快享
“企业申报表通过‘税企直连’传输到电子税务局,即可在线办理,省去了跑腿的麻烦。”吉林省税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地税务部门打造“税企直连”项目,通过税企专线数据直连,可实现集中归集发票信息、集中计税、集中申报、集中缴税。
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税务系统持续拓展“非接触式”办税缴费范围,90%的涉税事项、99%的纳税申报均可网上办理。税务部门还通过完善政策标签体系,向纳税人缴费人精准推送,有效促进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落地生根。
“要密切做好政策运行情况的跟踪分析,继续扩大推送减税降费红利账单试点并逐步推行,进一步提升纳税人缴费人减税降费获得感,增强减税降费综合效应。”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说。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建议,当前部分地区财政收支压力加大,需在合理评估实施效果基础上,研究出台部分惠企政策到期后的接续政策,确保减税降费效果持续显现。
据新华社电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