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于山间蜿蜒,既有交通脉络的畅达之美,又有田园风光的宁静与诗意。

黎城县城绿树成荫、生态宜人。

黎侯古城尽显古朴典雅。

绘有彩色标线与“太行一号”醒目字样的旅游公路,吸引游客驾车体验。

车辆穿行在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上,一路探寻太行绝美风光。

游客在黄崖洞景区缅怀历史、感受壮美风光。

板山风景区尽显大自然鬼斧神工。

太行一号黎城县浊漳河环线旅游公路七彩马拉松赛道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黎城县西井镇的房车露营地成为游客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理想之地。

丹泉小镇入口处,一座极具特色的大门展现出小镇独特的风情与自然之美。
8月10日,游客驱车行驶在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上,蜿蜒的公路在太行山间穿梭,车窗外群峰如黛,山峦随视线流动,转角处的“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黎城”的指示牌正指引着人们驶向更深处的风景与惬意。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黎城段主线全长118.132公里,串联起8个镇、120余个村庄。这条公路以“路、景、产、村”深度融合模式,不仅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更绘就了“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的生态画卷。
路通景盛,文旅共兴。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黎城段是交通动脉,更是文化长廊、生态走廊。它连接黄崖洞兵工厂旧址、冀南银行旧址等红色资源,打造“露天抗战博物馆”;沿线串联板山奇峰、红石滩碧波等自然胜景与田园体验区,形成四季皆宜的生态旅游线。其中,七彩马拉松赛道尤为亮眼,配套的亲水栈道、航拍区,以“体育+旅游”的创新模式,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新地标。
交通畅达,百业勃发。源泉村等村庄借文旅火热之势发展民宿经济、生态采摘,村民人均年增收超5000元;百万旱鸭养殖基地、玉米制种产业园与黎侯虎、剪纸等非遗项目交相辉映,形成农文旅融合的产业矩阵,让传统技艺在旅游市场焕发新生。
以路链景,一路生花。目前,黎城县正以“路景融合”为笔,擘画全域旅游新蓝图:加速推进黄崖洞5A级景区创建,完善浊漳河环线剩余工程,并引入电子手环导览、智慧停车等数字化设施,构建“一部手机游黎城”智慧服务体系,全力打造全国首个“路景融合”型全域旅游示范区。
这条蜿蜒于太行山间的“彩虹路”,不仅探索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生之道,更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鲜活样本,见证着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美丽蝶变。
摄影报道:李阳鸿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