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红柿喜获丰收 本报通讯员摄
本报讯 近年来,中北大学驻小双碾村驻村工作队依托派出单位,积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帮扶村发展庭院经济,将农家庭院的“方寸地”打造成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往年丰收时节,村民种植的蔬菜成熟期集中且不耐储存,自留及分享给街坊邻居后仍有大量剩余。由于缺乏销售渠道,很多蔬菜只能烂在地里,村民们束手无策。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经工作队协调,中北大学食堂通过832平台对小双碾村的蔬菜、土豆等进行了大量采购,在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时,也让大学师生吃得健康、吃得放心。这些少了中间环节的“直供蔬菜”很快获得了师生的认可,许多职工产生了购买的意愿。工作队顺势筹划农产品专项助销行动。
今年,工作队先是协助村支书李艳建立自媒体账号,分享乡村生活日常、绿色蔬果种植等内容。西红柿成熟后,依托新媒介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推广,展示西红柿的采摘过程、品质优势,吸引了周边城镇的游客前来品尝购买。同时,工作队分批次将村里的西红柿运往中北大学进行销售,从采摘、装箱到运输,工作队和村干部全员参与,并对西红柿的品质严格把关。购买过的职工对西红柿的品质都十分满意,赞不绝口。此外,工作队还积极在电商平台开设店铺,拓展线上销售渠道,组织队员和村民进行电商知识学习,实现线上线下销售相结合。
在多方合力下,小双碾村村民从“种下去”到“卖出去”,彻底摆脱了往年困境,家庭收入增加,村民发展致富的信心更足了,幸福的笑容洋溢在每一个人脸上。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