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日暖阳下,忻州市实验小学校园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武术训练场上,孩子们正在认真扎马步、练拳术,一招一式打得虎虎生威,眼睛里闪烁着坚毅和自信的光芒。百人腰鼓队排着整齐的队伍,伴着音乐的节奏不停变换着步伐,鼓槌上的红绸子上下舞动,看得人眼花缭乱。花式篮球挑战篮球极限,展示篮球技术和表演的完美结合。花样跳绳中,孩子们在环摆的绳索中做着各种跳跃动作……操场上,热火朝天,教学楼里,每一间教室里都散发着浓浓的趣味性。“一撇一捺,书写堂堂正正中国字”“编程要注意逻辑关系”“三原色是哪些颜色呢?”……这是市实验小学每周三开展的第二课堂综合实践活动,也是孩子们最兴奋最高兴的校园时光。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市实验小学积极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做强做优学校主阵地,积极探索“五环三话”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业管理和课后服务水平,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充分发挥“省三星级英语特色学校”、“经典进校园”工程、“珠心算”特色教育等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依据学生年龄、兴趣、性格等特点分门别类,共开设7个艺术类55项特色活动。2800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自身特长,自主选择兴趣小组。每个兴趣小组都有一到两名的专兼职老师负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特长,丰富孩子们的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民族艺术,腰鼓节奏欢快,鼓声清脆悦耳。由孩子们展示这种艺术形式,更能张扬出独特的艺术性,同时练招式、讲秩序,长知识、练思辨。由来自全校的100名学生组成的腰鼓队是市实验小学精心打造的一支规模相对较大的队伍。董海燕老师是腰鼓队的三位带队老师之一,还兼任198班的班主任,紧张的课堂教学之余,还要积极参与到教孩子们打腰鼓的第二课堂活动中,董老师说,下一步,学校准备打造千人腰鼓队,让更多的孩子了解和掌握打腰鼓的技巧、技法,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

在创意手工剪纸折纸艺术课上,心灵手巧的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剪、折,在五彩斑斓的卡纸上修饰着美丽的图形,有花、有小动物,有的做成精美的手袋等。学生们在欢快的气氛中传递友谊,获得美的享受。


177班王怡凝同学参加的是书法兴趣小组,她说:“我觉得学书法挺有意义的,可以修身养性,每当看到老师写出漂亮的书法作品,我们也渴望能像老师一样写一手好字,通过几节课的学习,我也慢慢地有了自信心,更加喜欢上了书法。”
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综合实践活动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孩子的作业确实少了,我们家长也减轻了许多负担。现在孩子发展兴趣特长也不用专门上培训班了,在学校都能学到,每星期的活动课,孩子都是迫不及待地想去。”家长们一致表示。


“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智慧,还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提高素质、培养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快乐成长,通过二课堂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为校园生活增色添彩。下一步,我校将进一步挖掘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育人功能,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充分挖掘孩子们的个性特长,积极引导他们学以致用,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活动课程、艺术课程、生活课程,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进步,良性发展。” 市实验小学校长常文华如是说。(本报记者 庞丽芳 张志远 摄影:张志远)
(责任编辑: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