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教育频道>>教育>>正文
一年级增设科学课 怎么教才科学?
2017年08月21日 17时41分   新华网

对策

越早介入越易种下科学种子

记者发现,包括清华附小、北京景山学校、北京市崇文小学在内的部分学校已为低年级学生设计了科学课程和探索活动。

自去年起负责一、二年级科学课教学的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教师龚长霞认为:“对低年级段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很有必要”。一方面,他们的好奇心强,对科学很感兴趣,“总有学生对我说,为什么每周只有一节科学课,每天都上多好呀”;另一方面,他们虽接触过很多科学知识,但仅从书本上获得,而不是来自于实验或生活经验,并未真正理解和掌握,也无法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

“年龄越小,对事物的好奇心越浓烈,兴趣越易培养。在孩子已具备一定知识和理解能力基础上,越早介入,越容易在他们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刘颖相信,如果能在小学阶段培养起对科学的兴趣与科学素质,将会为学生以后的自主教育打下基础,并有助于对初高中科学课程的深入学习。

崇文小学科学课程负责人万士林表示,此前,崇文小学与校外机构合作,为一、二年级学生开发了科学实验校本课程。学生每周学一点科学知识,做一个实验作品,如弹射小飞机、小肥皂等。增设专门的科学课使科学教育更系统规范,但学校原有的实验活动不会取消,而是重新调整校本课程,使两者有机结合。

■ 热点追问

教 材

版本多,各区可按需选择

按照教育部规定,各编写出版单位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对现行小学科学教材进行了修订,并增编一、二年级教材;审定通过的增编教材从2017年小学一年级开始使用,三至六年级使用现行教材。审定通过的增编教材包括河北人民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以下简称“湘版”)、教育科学出版社(以下简称“教科版”)等多个出版社的版本,各区可自由选择。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北京主要选用的教材为人教版、教科版、湘版。

在以往对教材的讨论中,需要教师讲授的知识比重过大,不够契合孩子认知特点是常被提及的问题。从反馈来看,增编的教材在这些方面做出了调整。

据东城区科学教研员路虹剑介绍,今年东城用的是湘版教材,一年级教材的内容含量上来说要少一些、浅一些,但活动性却加强了,“如一节课以一个活动贯穿,让学生充分展开观察,互相交流讨论;而不像以前,涉及较多步骤、要素,留给孩子的观察交流空间小。”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科学教研室主任彭香是湘版科学教材的主编,她表示,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内容安排上或有差异,但均围绕科学课程标准编写,也照顾了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注重情景引入,贴近孩子的日常生活,“比如很多孩子喜欢看科普类的绘本,所以教材及活动手册会采用大量图片帮助孩子理解,还会建议学生用绘本形式记录实验或观察过程,激发兴趣。”

清华附小一、二年级学生即将使用的是教科版教材。龚长霞介绍说,实际教学内容会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整合与补充。“如一年级上册的测量问题,在数学课上也有涉及,希望能进行整合,节省课时来安排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相比于学习原理性知识,一、二年级科学课程更注重接触和体验。(新京报记者 浦峰 王嘉宁 摄)

上一页 下一页 [1 2 3 4]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