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教育频道>>教育>>正文
一年级男生仿《满江红》写小古文致歉妈妈
2017年07月06日 16时47分   中青网

彩虹城小学一年级语文老师虞苏敏,前几天收到了班里一个男生写的一篇小古文《娘儿》,全文49字,很多都是拼音,小朋友写得“声泪俱下”——“如今孩儿未大,娘为走乎?娘如走乎,可想孩儿之痛!作为孩儿之痛,何时灭!娘!孩儿未大,不可走!娘气孩儿已懂,只问气何时灭!”

虞老师刚看这些文字时,有点蒙,一打听才知道,小作者汪凡清因为做作业拖拖拉拉,妈妈生气不理他,小朋友就仿照岳飞的《满江红》写了这篇《娘儿》,希望得到妈妈的原谅。

虞老师说,收到这样的小古文,有些惊喜,但并不觉得意外。“汪凡清一直在背老子的《道德经》,平时的阅读面也很广,有的古文他也拿来仿写过,虽然语法有些错误,但作为一年级的孩子,有浓厚的写作兴趣也很可贵,文体方面不强行限制。”

在快报“爱写作的狮子”来稿中,也有不少小狮子开始尝试用文言文记录生活。虽然有的写得语句不通,但不少文字灵气十足,令人眼前一亮。

三墩小学三年级的徐亦乐同学,从4月开始就陆续向我们投来了不少自创的古诗。目前他的“诗集”中已经累积了31首诗。

其中有一首,“江河三月落飞花,千里传音到北境。冰雪化作叮咚泉,甜入心田三分嘉。黄梅时节雨纷纷,一片蛙声传遍野。孤漠无奈成一片,钟声一下到家门。”

在他的诗中,最多的就是景色、时令的描写,不少诗句读下来有一些名诗的影子。徐亦乐说,他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想模仿古人说话,写着写着就爱上了这件事。而对于古文,他的理解是:“句尾加‘也’就是古文”。

杭州高新实验学校五年级语文教研组长邹晓珍说,现在学校对于国学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一二年级就开始接触《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蒙学读物,但在教材安排上,小学生从五年级才开始真正接触古文。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