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条
学员在借贷平台分期还款
培训机构可拿利息“返点”
北青报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在这一打着高薪招聘的幌子,将应聘者“变身”学员,从而收取高价费用的事件中,培训机构几乎强制性要求学员,通过借贷平台分期付款的方式返还“集训”费用。
赵楚和同批次的应聘者提供的材料显示,卓新智趣(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第二分公司通过一家名为“课栈网”的借贷平台为这些应聘者办理了分期贷款。而对通过借贷平台让应聘者分期返还“集训费”,卓新智趣(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教学部的工作人员解释称,这样做是“缓解集训人员的经济压力”。
赵楚的贷款为期两年,属于“6+15”模式:按照规定,需要借款人每月还款,前6个月每月返还159元左右,后15个月则需要每个月返还1679元左右。赵楚算了算,全部还完借贷平台的贷款后,需要支付26139元左右,比原先要求支付的22800元多出3300多元。
当时面试官曾向赵楚解释,多出的3300多元是借贷平台向她收取的利息,和培训机构没有关系。
10月21日,北青报记者检索“课栈网”借贷平台官方网站发现,在其“合作伙伴”介绍中,此次事件中的教育机构——“翡翠教育”和“完美空间”赫然在列。随后,北青报记者联系该网站工作人员,询问企业或培训机构与该借贷平台的合作事宜。对方表示,他们针对互联网公司培训课程,目前推出“学费分期”业务,旨在解决“学员全额付款压力大,机构分期难担险”问题。但同时,“课栈网”工作人员透露,“培训机构每推荐一个学员通过课栈网贷款并分期还款,培训机构可以从中按人头提成120元。”
课栈网工作人员还介绍,他们还向培训机构提供“送学生”的业务,每成功推荐一个学员,会向培训机构收取该学员培训费的5%-15%。
此外,上述工作人员表示,该借贷平台和培训机构还有一项叫做“大金融”的合作项目。借贷平台首先会跟培训机构协商,通过不同比例的垫资,收取不同比例的年利息。“现在有零垫资,垫资30%、50%、80%和100%这几种。”
工作人员进一步解释:“垫资比例”就是学员通过该借贷平台借款后,平台预先支付给培训机构的金额比例,打个比方,如果培训费是2万元,其中,“零垫资”是指学员按月还款,不收取年利息,而100%垫资是指平台方会先给培训机构2万元,但是会向学员收取超过借款总额9%的年利息。
据悉,这超过9%的年利息,通常来说,会提成12%给培训机构作为“返点”,但具体的垫资比例、年利息和“返点”,培训结构可以与借贷平台进一步协商。
观点
招聘单位若涉嫌欺诈
可向当地公安机关举报
公司打着岗位招聘的名义,实则做这种“有偿集训”,对此,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韩骁律师表示,《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不允许提供虚假招聘信息,发布虚假招聘广告,或是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在本次事件中,涉事公司虽未直接向劳动者收取财物,但应聘者的还贷行为构成了其财物的消极增长,应视为上述《规定》禁止的行为。”
同时,韩骁律师认为,在赵楚的遭遇中,最初是因为符合应聘标准而进入该公司参加面试,但涉事公司却在“集训”后,未履行当时的薪资待遇或岗位招聘的承诺,“在司法实践中,可以将该公司‘有偿集训’的行为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他人大额财物的诈骗行为。”
此外,针对该公司近乎强制性地在借贷平台上让学员办理分期贷款一事,韩骁律师提醒,就贷款法律关系而言,应聘者若是与该公司解约后不想再继续还款,可以追究招聘公司的法律责任,进而以此为证据,与贷款平台撇清法律关系。此外,若是有证据证明贷款平台与招聘公司之间存在串通,求职者可直接追究该两者诈骗行为的法律责任,从而消除影响。
韩骁补充说,依据《劳动法》相关规定,从法律上来说,赵楚等人作为受损失的劳动者,可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举报此类情况。此外,若是招聘单位涉嫌诈骗,当地公安机关也有权对其予以管理。(文/本报记者 张雅)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