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学儿童的父母工作很多是高危职业
在调查中,宗春山还注意到一个现象,“很多失学孩子的父母从事的都是高危职业,比如财会、医生、军警、管理人员。父母在工作中充满了不安全感,然后又把这种情绪带回到家庭中,对孩子的要求绝对化,孩子的个性被压抑,反而容易产生问题。”
宗春山提到了一个在高中退学的女孩小雅,父亲是大学校长,母亲是医生。小雅跟宗春山聊了很多次后,跟他谈到了一件小学阶段发生的事情。新换的班主任在半个学期之后把小雅的班长职务撤掉了,小雅开始与新班主任对立,学校特意给小雅找学校的心理老师做辅导,后来被小雅的同学知道了,班级里开始出现了“她有精神病”的说法……拒绝上学的小雅虽然在母亲的强迫下又回到了学校,但从此很少与母亲交流,跟父亲更是几乎不说话。
听到这个经历后,宗春山专门跟小学联系,当年的那位班主任听说了小雅的现状后,不仅同意当面和小雅沟通,并且特别恳切地向小雅道歉,“只要能让孩子重新上学,我怎么配合都行。”这次见面后,小雅终于跟父母打开了心扉,她哭着向母亲倾诉,“为什么你那个时候不理解我呢?”而她对父亲说的一句话,更是让父亲落泪,“为什么我在痛苦的时候,脑子里就没有爸爸呢?”
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沟通,小雅现在已经同意下学期就重新回高中就读。“我们的很多父母,根本不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孩子在学校一遇到点问题,就打压孩子,这对孩子的伤害很大,”宗春山分析说,“我有时候开玩笑说,有文化的父母更可怕,因为有的父母有文化没智慧,但是又会刻意让孩子追求成功,还自以为是。”
对父母的建议
孩子更需要您的精神滋养
宗春山的团队一直在帮助这些失学孩子重新走进学校,主要的办法就是帮孩子们找朋友,请大学生志愿者来当他们的大朋友,然后就是通过各种形式把孩子们聚到一起,多做互动,培养他们的交流技巧。这些孩子有的在网络上早就互相闻名,有机会在现实生活中碰面和交流,他们也都很珍惜互动的机会。“孩子们其实很喜欢交朋友,也渴望有朋友,所欠缺的不过是不会交往,那我们就给他们创造机会。”
在帮助孩子积极转变之外,宗春山也特别想提醒父母一定要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希望父母明白,家庭教育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父母要在这个教育中不断丰富、提升自己,因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力量,应该是父母的榜样教育。宗春山说,在很多失学的案例中,他都发现父母对孩子产生了“逆依恋”,自己已经不再成长,也没有目标,只是在推动孩子向前走。但是,如果父母自己没有精神追求,无法在精神上滋养孩子,那就无法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大多数孩子失学并不是出在物质原因上,父母不要把自己仅仅定位在物质提供者身份上,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不能把眼睛都盯在孩子身上,否则不仅无法给孩子提供精神支持,还会给他巨大的精神压力。
另外,宗春山还希望父母们都能正确认识到夫妻关系才是家庭中的第一关系,“想让孩子好,一定要先经营好夫妻关系!否则,孩子一定会牺牲自己,去当平衡家庭关系的牺牲品。”(主笔:周明杰 插图:宋溪)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