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教育频道>>教育>>正文
教育·关注: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2016年08月11日 11时05分   新华网

管理漏洞亟待填补

  纵观近年来发生的高考志愿被篡改事件,账号和密码泄露往往是直接原因。这既说明教育部门和学校管理上存在漏洞,也有被篡改者自身疏忽大意所致。

  王敬波指出,高考填报志愿是关系到考生前途命运的事情。首先,学校应当尽到安全防范的义务,加强宣传和管理。特别是如果组织考生在学校里统一填报,就应该为每个考生提供独立的操作空间和时间,不要让大家围着一台电脑去操作。其次,每个考生也应该提高安全意识,不要向别人包括同窗好友透露自己账号、密码,填报的时候也应该独立操作。

  “如果规章制度上更细致一些,流程设计更规范一些,如果每个人都树立起安全意识,维护自身权益,篡改志愿这样的事件很大程度上就能避免。”王敬波强调。

  山东省社科院法治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于向阳告诉记者,现在高考考场的安全保障措施已经很成熟了,志愿填报系统的安全保障水平也应该提高,“比如强制修改初始密码,增加电话提醒、短信验证、手机扫码登录或者指纹识别等功能”。

  法治教育有待加强

  对于篡改他人高考志愿的考生,接受采访者普遍表示惋惜。

  张立文说:“十七八岁的年纪,他们都还是孩子。为了自己能考上,就改了别人的志愿。这说明我们的教育过于看重分数,而忽视了法治理念、法治意识的培养。应该培养健全的人格,引导考生们认识到高考只是人生的开始,要正确地面对得失成败,同时要树立基本的规则意识,让考生们知道哪些事情不可触碰。”

  王敬波也表示,这些事件说明个别考生急功近利。“我想他们都知道,篡改他人志愿的行为是不对的,只是法治意识比较淡薄,没有意识到可能违法,这也说明我们的法治教育还有缺失。”

  此外,张立文特别建议,如果这些案件进入司法程序,定罪、量刑以及刑罚执行时应该对案情进行综合考虑,给涉事者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回归社会、回归校园,走好人生路。(记者 王逸吟)

(责任编辑:梁艳)

上一页 [1 2]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