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四年了,连续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他吃住在村里,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与干部们一块议大事、谋发展;帮乡亲们卖小米,卖鸡蛋;领着乡亲们发展致富产业,甩掉了贫困落后的帽子,与乡亲们结下深厚的情谊,真正成为村民们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休戚与共的贴心人。
他叫王建新,是代县安监局执法大队干部,于2015年8月被组织选派到代县上磨坊乡赤士沟村担任第一书记,他通过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产业发展为抓手,以增收致富为突破口,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向贫困宣战,帮助贫困村民持续增收致富,受到全村干部群众的一致拥护与爱戴,多次被县、乡党委评为优秀第一书记。2017年8月,任职两年期满后,本可以返回原单位工作,可全村的老百姓说啥也不让他走,经组织同意,王建新继续留在赤土沟村担任第一书记。老百姓的极大信任和深厚情谊更加激发了王建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热情,他饱含深情地说:“父老乡亲们的信任和厚爱,是对我极大的奖赏,带领大伙脱贫致富奔小康,既是我的责任,更是我的心愿。只要赤土沟村的父老乡亲一天不脱贫,我就要继续留在村子里,撸起袖子加油干!”
赤土沟村位于代县北半坡,全村共有311户744口人,其中精准识别贫困户136户329人,拥有耕地1646亩。自然条件较差,集体经济薄弱,属典型的黄土高坡贫困村。
2015年8月,王建新一上任便通过走访老党员、老干部、困难群众、乡包村干部,与支委、村委干部座谈等多种方式,详细了解赤土沟村的自然环境、组织建设、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和村干部一起商讨全村的脱贫致富大计。从抓党建入手,组织村两委干部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引导全村党员干部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坚定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的决心和信心。针对赤土沟村地处北半坡,长期干旱缺水,农业生产一直靠天吃饭的现状,积极向上级争取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先后为赤土沟村打机井5眼、埋设暗管8000多米、修筑U型渠2800多米,使1400多亩山坡旱地变成了水浇地,让全村近千亩干果经济林为老百姓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实现“村南米粮川,村北花果山”的美好愿望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赤土沟村贫困群众的眼里,王建新虽然是一名国家干部,但他没有一点县级机关干部的架子,而是以一位普通农村干部的身份融入他们的生活,帮他们搞养殖,为他们卖鸡蛋,千方百计帮助他们增加收入。
年逾六旬的庞存厚老汉想致富却苦于没有门路,王建新便与代县凯胜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联系,引进了合作养鸡项目,由凯胜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为农户免费提供100只小鸡供农户喂养,5个月后农户向公司交回20只公鸡,其余的鸡就全部归农户所有,成了他们生蛋赚钱的工具。庞存厚老汉辛苦5个月便赚下70多只下蛋母鸡,成了村里的养鸡专业户。平均每月可产土鸡蛋50公斤,每公斤土鸡蛋售价30元,仅养鸡一项一个月就可收入1500多元。一年收入万儿八千没问题。现在赤土沟村像庞存厚这样的养鸡户已经发展到7户。而这些养鸡户的土鸡蛋大部分都是靠王建新帮着卖出去的。
贫困户庞三愣,曾患有脑梗疾病,不能外出打工,养了二三十只羊维持生计。2016年底,在羊价最低迷的时候,他想乘机扩大养殖规模,可看好了邻村的30多只羊却凑不够买羊的本钱,王建新便从自己家里拿了7000元借给他作本钱。两年时间,庞三愣靠养大羊下小羊,卖公羊留母羊,滚动发展,已出售商品羊50多只,收入3万多元。现存栏母羊50多只,到年底又可发展到100余只。现在全村养羊大户已发展到15家,羊存栏达到4500多只。
赤土沟村地处北半坡,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很适宜谷子的生长,所产小米颗粒饱满,色泽金黄,熬粥粘稠,味道香甜,是远近闻名的优质小米。在发动群众养鸡、养羊的同时,王建新把组织群众种植、推销优质小米作为赤土沟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2016年,他主动与代县王耶钦小杂粮加工销售有限公司联系,为村民牵线搭桥与该公司签订了100亩晋谷21号谷子的种植回收合同,以每公斤4元的保底价进行回收,带动31户贫困村民每亩谷子比种植玉米增收400多元。在尝到甜头的贫困群众的带动下,现在全村晋谷21号种植面积猛增到400余亩,其中涉及贫困户69户312亩。
为了帮助农民把产下的小米卖出去,卖个好价钱,王建新一方面托亲靠友,联系买主,帮助农民直接销售,一方面还通过惠生活电商平台积极帮助大伙销售农副土特产品。两年来,已帮助村民推销优质小米2万余斤,收入近10万元。帮助村民销售肉羊、土鸡蛋、核桃等农产品合款4.7万余元。
赤土沟村有种植中草药的悠久历史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王建新通过多方考察,发动和组织群众种植桔梗、远志、黄芩等中药材,把发展中药材产业作为全村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为了确保种植的成功,见到实效,王建新与村“两委”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和村民代表研究决定,利用村集体闲置的20亩机动地试种中药材黄芪,吸收15名贫困户群众从事种植与管理,带动大家务工收入15000多元。在取得经验后,不断扩大种植面积,使全村中药材的种植面积由最初的60亩扩展到444亩,亩产1750公斤,以每公斤4元的市场价格计算,可带动贫困百姓20户63人,每年亩收入2300元,比种玉米增收1000余元。
王建新还为村里争取到了林业局的特色经济林皂角项目,利用荒山荒坡建成了600余亩皂角种植基地,达到了既让山坡增绿、又让老百姓增收的目的。皂角种植基地在种植和管理期间,带动40户贫困百姓增加务工收入18900元,每户增收472元。
赤土沟村有个能人叫庞喜元,前些年在太原小店区创办养猪场很有成效,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尤其是他养的红枣猪更是远近闻名。了解到这种情况,王建新三下太原,动员他回家乡发展。并主动帮助他落实养猪场地,办理有关手续,使他愉快地返乡创业,投资150万元办起了大型养猪场,每年以高于市场价3到5分钱的价格优先收购村民的玉米作饲料,使全村四五百亩玉米地产的玉米全都找到了“婆家”,彻底解决了村民的卖玉米难题。
王建新还积极落实上级“四位一体”金融扶贫政策,为37户贫困户每户落实扶贫小额贷款5万元,入股到代县方盛酒业饮料有限公司,每户每年可获得红利3000元。该公司为回馈该村贫困群众,还免费为该村的贫困养殖户提供酒糟53.9吨,为贫困户节约饲料费21560元,有效带动了贫困百姓靠发展养殖业增收致富。
在赤土沟村驻村担任第一书记的四年中,王建新积极响应乡村振兴的号召,大抓了贫困村的整村提升工程。新建185平方米校舍一座,建成了拥有20余件体育健身器械的大型综合文化健身广场,配备了20多套威风锣鼓,组建了威风锣鼓队、健身秧歌队、广场舞队,重新整理开放了村级图书室,极大地丰富了村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如今的赤土沟村,村北花果山,村南米粮川。村中街道平整宽敞,村容村貌整洁卫生,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气象。村民人均收入达到5352元,今年即可实现整村脱贫。(杨继兴)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