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河曲县居民办事处派驻鹿固乡辉塔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苗永飞
河曲位于晋、陕、蒙三省区交界、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忻州市西北部。历史上十年九旱,生态脆弱,经济发展缓慢。该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民谣“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便是人们昔日生活的真实写照。位于县城西南半山上、距县城约35公里的辉塔村两面环山是河曲县158个贫困村之一。该村户籍人口117户26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31户71人。全村耕地面积1900余亩,林地150余亩,是典型的纯农业村。连年人均收入不达3000元。
2015年8月,苗永飞被组织选派到辉塔村担任第一书记。面对辉塔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族群矛盾频发、村民按部就班守着自留地过紧日子、穷日子的现状,他不畏艰、不惧难,撸起袖子、甩开膀子、恪尽职守,扑下身子扎实开展帮扶工作,三年如一日,情系驻村百姓、一心为民服务,充分发挥领头雁和桥梁纽带作用,带领全村群众奋发努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初见成效,民生不断得到改善,逐步形成和谐稳定的新局面。通过全方位帮扶政策的落地、产业扶贫项目的落实,至2017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7000元以上,实现了整村脱贫。他本人也得到了村民的高度认可和拥护。2017年8月,第一书记轮换,他毅然选择继续留村任职。在随后的村“两委”换届过程中,苗永飞当选为辉塔村党支部书记,成为辉塔村名副其实的致富带头人。
2015年8月,县居民办事处武装干事苗永飞主动请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在得知被选派到鹿固乡辉塔村时,身边的领导、同事都为他捏了一把汗,因为,当时的辉塔村是全县出了名的穷村、乱村,村里族群矛盾复杂、“两委”班子软弱涣散,邻里纠纷、越级上访等问题突出,是乡镇干部眼中的“烫手山芋”。但军人出生的他没有丝毫退缩,面对领导、同事们的担心和质疑,他毅然选择进村工作。从进村那天开始,辉塔村村委会办公室就成了他的“第二个家”。进村后,他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共走访弱势群体50余人次、重点人群20余人次,带领村“两委”解决矛盾纠纷5起,用自己独特的“招数”解决群众矛盾纠纷、处理邻里关系,对识别不精准的贫困户给予退出,对不理解的村民,通过家访作了大量的思想工作,最终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31户71人。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得到了全村村民的认可和理解,苗永飞本人也得到了村民的信任和欢迎。期间辉塔村由原来远近闻名的上访村,逐渐成为和谐稳定的先进村。
解决复杂的矛盾纠纷、邻里关系只是迈出了一小步,是开展扶贫工作的基础,最关键的还是如何带领干部群众尽快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让辉塔村老百姓早日过上好日子,这才是众望所归。在担任第一书记前,苗永飞曾在部队锤炼数载,退伍后又从事社区基层服务工作6年,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来到辉塔村后,他仔细研究辉塔村的现状和出路发现,村里的产业发展是村民增收致富的短板。因此,他力求通过转变村民观念,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通过和村“两委”班子收集村民意见并反复商讨,因地制宜,充分尊重村民个人意愿,在村里发展传统种植业,同步推广发展养殖业打造“一村一品一主体”项目。要想发展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跟上脚步。在苗永飞的带领下,村里大力实施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也为以后的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苗永飞找准市场脉搏,积极与县直部门联系,争取到产业发展资金15万元,用来带领村民大力发展特色小杂粮种植业和引导村民发展家庭养殖业,如养殖牛、羊、鸡等;全村村民的收入中有40%来源于种植,30%来源于养殖,实现稳定增收人均2000元以上,实现了31户71人全部脱贫的预期目标。辉塔村逐步踏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
在产业发展的同时,苗永飞也非常注重稳定增收和脱贫巩固。他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认真学习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用好用活各项扶贫政策,力求让符合条件的贫困户都能享受到国家的政策。对因缺劳力致贫的9人进行了政策兜底;在大力宣传“三保险、三救助”健康扶贫政策的同时,组织适龄妇女进行两癌免费筛查,积极与乡卫生室联系,为全村村民定期进行义诊。得知村民刘云欢生活贫困,两个孩子即将辍学回家的情况后,他亲自到县教育局争取到每人每年2000元的助学金,帮助孩子们继续完成学业。挨家挨户动员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参加县里组织的劳动技能培训,并有17人顺利实现就业。此外,结合本村实际,苗永飞组织村内4户11人实施易地搬迁,在县城进行了集中安置。组织重度残疾户1户3人实施了5千瓦光伏扶贫项目,使其在享受每月最低生活保障的同时,每月增收500元以上,实现稳定脱贫。组织21户贫困户利用小额信贷入股瑞晟养殖合作社和河曲县正大墙体有限公司,每户每年金融扶贫固定收益4000元。组织贫困户与河曲县宏昌农产品有限公司签订粮食购销协议,解决村民卖粮难问题。截至目前,全村在稳定脱贫的基础上,人均年增收稳定在2000以上。
驻村工作需要的不是一时的激情,而是日日夜夜的坚守。苗永飞深知第一书记称呼的背后,是沉甸甸的担子和神圣的责任。三年多来,在他的带领下,辉塔村由一个后进的穷村、乱村,变成了一个组织有序、制度完善、乡风文明、村民富裕的和谐村。他坚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带领干部群众改变落后面貌,力争让辉塔村老百姓早日过上好日子。如今,“家家有项目、家家有门路、家家有帮扶、家家有收入”成为该村脱贫攻坚的真实写照。(邬耿杰)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