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民生>>正文
一岁一年又团圆
2019年02月11日 16时32分   忻州晚报

团圆背后的奔波忙碌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首《收拾好心情,我们回家过年》唱出了多少人的心声。又是一年春节到,对中国人来说,此时最大的执着就是“回家过年”。回家是送给父母最好的礼物。春节回家团圆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就过年团圆本报记者街头采访了部分市民,倾听他们的心声。

在我市某事业单位上班的小刘说:“一年365天,只盼春节能回家过年。全家团圆,这不仅是回应父亲不断催促的电话,也是生处异乡的我心中不变的情结。我在忻州已经工作两年多了,今年我决定早点回家,预计农历腊月二十七就能踏上回家的归途。”听到记者采访,家住我市城区的李大姐也说起了自己回家过年的感受:“当父亲得知我们即将归家的消息,从早上8点开始,电话就没有停过,提醒我们收拾东西,不要丢三落四;催促我们提前出发到车站,害怕堵车错过检票;车上,一会儿一个电话,让汇报路上情况……4个小时的车程,期间接到父亲至少6个电话。平时回家最多4个小时的车程,在重新检票、堵车、多次进站出站,6个小时后,终于踏进了家的大门,看到了门口的父亲,瞬间就温暖了、高兴了、明亮了!”在漫长的归家路上,人们无数次回忆起珍藏在脑海中儿时的“年”,买新衣、办年货、打扫卫生、贴春联、装扮屋子、炸鱼炖肉、放鞭炮、收压岁钱、祭祖祈福……浓浓的年味分外香甜。这也使得回家的路是充满欢乐的。临近年末岁尾,忙碌的身影和匆匆的脚步,对于每个离家的游子,“家”就像一块吸铁石一样有着巨大的引力,无论天南抑或地北,日夜兼程,只是为了那个“团圆年”。

春节里最美的敬业福叫坚守,当我们享受团圆与快乐的时候,许多餐饮、服务从业人员放弃休息、坚守岗位,为广大市民聚会聚餐提供服务,用自己的忙碌换来一张张“敬业福”。

腊月二十六上午时分,城区某酒店的厨师们匆匆走入后厨,开始了一天马不停蹄的工作,考勤、菜品检查、例会、分配工作……厨房一角的白墙上 ,张 贴 着 每 天每 人 的 分 工 明细 ,制 作 菜 肴 的每一步流程都有专人负责,从洗菜、切菜、配菜到烹饪、摆盘,流程简单明了、一气呵成,每一位厨师都明确了解自己的职责。一位正在做菜的厨师冯师傅告诉记者:“春节期间,酒店接待的桌次比起平常工作量翻了几倍,这对于人手紧缺的后厨是个不小的考验。从上午七点半至晚上八点半,酒店后厨基本上都处于忙碌状态,有时候连喝口水都顾不上,进入餐饮行业后,过年就再没吃过团圆饭。”冯师傅的新年愿望很简单,就是趁着年后有空回个家,探望父母亲友,吃上迟到的团圆饭。

(张志远)

全家福记录团圆时刻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几千年来,过除夕,吃团圆饭,喝团圆酒,贴春联是春节一直延续下来的习俗。中国年正是以团圆作为核心内涵,才能够打动一代又一代、一辈又一辈人,才能让年文化历久弥新。有人说:团圆才是过年的滋味。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千里迢迢“回家过年”的最大 理 由 。 即 便 一票难求,为了能回到父母身边过年,身 在 外 地 的 游 子们,也会想尽一切办法,赶在年三十之 前 回 到 家 。 春节 期 间 ,家 人 团聚,许多家庭选择在这个时刻拍张全家福,记录这一美好瞬间,让“家”充满暖意,也让过年更有仪式感。

“在我的记忆中,只有小时候拍过两次全家福。一直以来父母含辛茹苦地养育着我们,从来都舍不得花钱为自己照张相,哪怕过去照一张相只要几块钱。后来我外出求学,哥哥成家立业,虽然过年会聚在一起,但总是想不到拍张全家福。手机里全是风景照、旅游照、自拍照。今年春节,我准备用相机和手机,拍拍老家的变化,拍拍年迈的父母和耄耋之年的外公外婆,留住春节团圆的美好时刻。”在外地读书的小李表示,自己马上就要毕业了,参加工作以后回家的时间会越来越少。以后想家了,就拿出全家福看看,也是一种安慰。

“过去,相机是一种奢侈品。现在,人人都可以用手机自拍,可一张全家福,却成了奢侈品。以前我们家年年都要拍全家福,但自从女儿出国之后春节团圆就很难了。今年她又顾不上回来,只好我们去找她了。”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刘先生告诉记者,不管身在哪里,一家人在一起就是过年。

小小的一张“全家福”,是家人对“团圆”的向往,更是在外的游子对家的渴望。每张全家福背后,都写满了这个家庭的幸福与成长。世间最温暖的莫过于亲情,而一张全家福照片,就是家最暖的模样。

(王菲)

放下手机享团圆

春节意味着团圆。无论是白雪皑皑的北国、还是草木葱葱的南方,无论是驼马摇铃的边疆、还是碧海点映的小岛,只要家在那里,逢至春节,我们便像迁徙的鸟儿、回溯的鱼儿,即使翻山越海,也要与亲人团聚。春节团圆历经千年的传承,已经成为国人无法剥离的文化基因。无论身在何处,春节犹如一声召唤,唤醒异乡游子对家的缠绵眷恋。即使千里迢迢的舟车劳顿,也无法阻挡我们对团圆的向往。

回家过年就是回家团圆。很多人以为过年回家就是尽孝,可是好不容易回了家,又做了些什么?不少人恐怕是围坐在桌前,刷微信、抢红包。有老人感叹,好不容易把子女盼回家,但盼回来的却是低头玩手机的“陌生人”,并认为“世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在你对面,而你却在看手机。”亲戚朋友们难得聚在一起,可是聚会中依然少不了手机的身影。有人说,手机也已成为人与人之间感情沟通的最大障碍。

现在,阻碍团圆的并不仅仅是遥远的距离,还有那近在咫尺的手机。父母期盼子女回家团圆,是盼我们给他们一个拥抱;盼一起围在桌前吃饭聊天;盼我们放下手机,抬头看看他们眼角是否又增添了皱纹,鬓角是否又多出了白发。所幸已经有不少家庭为了过好团圆年,给低头族们立了一些“规矩”:比如“年夜饭抛弃手机1小时”、“聚会前上交手机”,为的就是一家人能好好地说说话,不被手机打扰,过个团圆幸福年。

(王阳)

春节习俗的魅力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那么对于这个隆重的节日,你了解多少呢?

春节首先是个属于亲人、家庭的节日。中国有句老话:“大年三十吃饺子,没有外人”,意思是说一年忙到头的人们,四处漂泊的人们,过春节时一般都要回家,父子两代,祖孙三代,甚至四世同堂,敬杯酒,鞠个躬,父慈子孝,母良妻贤,人们在鞭炮声中,在锣鼓声中,在欢笑声中,享受着人间温暖。这种温暖与金钱无关,与权力无关,与势利无关,是骨肉情,阖家欢。

大年三十的上午,每家每户都要贴春联,以示迎春之意。家里的大人每年都要挑选一副称心如意的好春联,预示新的一年里的幸福生活。

年三十午夜吃饺子,也是每家必不可少的。老人们都说吃饺子好。吃饺子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意义。饺子谐音交子,就是相交子时,交好运发大财。因饺子的形状又像金元宝,故又象征团圆和财富。由于饺子寓意好味道美,“饺子文化”已经流传到了国外。

大年初五俗称“破五”,意思是人们要走出家门进行户外活动。到处都是一团喜气,人人脸上映着红色的幸福。

一句“大过年的”消除了人们心中的不快和烦恼,看来,春节还是加深人与人之间感情、沟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节日,是团结的节日。不但在亲人之间,即使在互不相识的“外人”之间,包括有些隔阂、有些矛盾的人们之间,春节见面时也会客气一点,会有笑容和宽容。多点理解和关心,一句“恭喜发财”,一句“新春愉快”,谁听了谁高兴。这正是春节的魅力所在。

(刘鑫林)

(责编:高光甫)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